07版:志愿之城 温暖潍坊

16版:光影记录

老年人出现心理问题别慌 专家教您科学应对

(2025年07月08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不仅面临身体机能的衰退,心理状态也可能悄然改变。然而,许多人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缺乏了解,常把抑郁当作“变懒”,把痴呆简单归为“老糊涂”,从而导致问题被忽视。为帮助家属和老人更早发现问题、及时应对,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主治医师洪叶详介绍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识别方法及干预措施。

□本报记者 常方方
  常见心理问题
  ●老年人抑郁症不只是心情不好
  核心表现:超过两周的心情低落、快感缺失及兴趣减退,整日“唉声叹气”,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伴随表现:注意力下降、无法集中精力,对生活失去热情,有自卑、自责、无助、无望、无用感;食欲下降、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夜间易醒及早醒),还可能伴有身体不适表现,如头痛、胃痛等,但去医院检查无异常。抑郁症状严重时,会产生自杀观念及行为。
  
  ●过度担忧会引发焦虑症
  核心表现:容易杞人忧天,对自身健康、经济情况或子女问题表现得过于担忧,严重时甚至出现心悸、手抖、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
  伴随表现:频繁要求子女陪伴,或反复就医检查,结果显示正常,短期内症状得到一定缓解,但会出现新的问题,同时可伴有主动回避社交活动、害怕独处或某些场景。
  
  ●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障碍
  核心表现:记忆衰退,忘记近期发生的事情,如刚吃过饭则称自己没吃,但能清晰回忆起几十年前的事。
  伴随表现:做饭后忘记关火、走错房间等;原本温和的性格变得敏感多疑(如怀疑家人偷钱)、暴躁易怒、喜怒无常等;出门后找不到回家的路,分不清四季。
  三招识别
  ●留意语言与行为变化
  留意家中老人是否常说一些丧气的话,如“拖累家人”“活着没意义”,是否有重复购买相同物品、忘记关煤气等行为变化。
  
  ●观察社交与生活习惯
  老人是否突然拒绝参与长期坚持的活动,如跳广场舞、聚会等。个人卫生变差,如不洗澡、不换衣。
  
  ●简单测试抑郁和认知
  抑郁筛查,问两个问题:过去一个月是否常感到情绪低落?是否对以往喜欢的事失去兴趣?若回答均为“是”,需进一步评估。
  认知筛查,可通过画钟方法进行测试:让老人画出完整的钟表并标出指定时间,错误较多,提示认知功能下降。
  干预措施
  ●社交活动
  家属可每周举办一次亲友聚会,减少老年人的孤独感。
  
  ●脑力活动
  每日可定时读书、打牌锻炼脑力,也可以学习新技能,如摄影、绘画等。
  
  ●身体锻炼
  每天可进行20分钟-30分钟的舒缓运动,如快步走、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帮助老年人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专业渠道干预
  上述措施均无效或心理问题较严重时,需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由医生进行诊治。
  衰老是自然过程,但心灵受创并非必然。耐心的倾听、专业的评估,可能会改变老年人的生活状态,让他们获得更美好的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