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志愿之城 温暖潍坊

16版:光影记录

小暑节气 收好这篇养生攻略

(2025年07月08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气温升高、降水增多,人们也要顺应节气特点,调理身心,重在“防暑湿、护脾胃、养心神”。对此,潍坊市中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张永超和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潍坊呼吸病医院)中医科副主任杨玲玲从饮食、起居、穴位保健等方面支招,助您安然度夏。
□本报记者 王路欣
  科学饮食
  小暑节气饮食应遵循“清淡、清爽、清苦”的原则,进食温软、不肥腻、有营养的食物,可喝些米汤、粥等养胃生津、益气消暑,如绿豆粥、荷叶粥、赤小豆粥等;多食蔬菜,如丝瓜、苦瓜、黄瓜、冬瓜、白萝卜、番茄,以及淡水鱼等化湿通瘀、有助于改善肠胃功能的食物,少食红肉;可饮决明子茶、大麦茶、菊花茶、苦丁茶等。尽量不吃生冷、油腻、辛辣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影响消化功能。
  夏季出汗多,要多喝水,或者喝绿豆汤、酸梅汤等,以补充水分和营养。出汗较多时,可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补充电解质,避免喝大量白开水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还可以适量吃梨、西瓜、乌梅等生津止渴的食物,补充因出汗流失的津液。但西瓜不宜食用过多,尤其脾胃虚寒者。此外,像是冬瓜、薏米、苦瓜等,还可帮助清除体内湿热,缓解暑热不适。
  
  规律起居
  小暑节气,首先应遵循“昼长夜短”的特点,晚睡早起,建议晚上11时入睡,早上6时-7时起床。中午适当午休20分钟-30分钟,以补充精力,避免下午犯困影响工作。
  其次,要适度运动,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散步、太极、游泳等运动,避免正午高温时段外出。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为宜,不可大汗淋漓,以防耗伤津液。
  此外,避湿防凉,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雨后及时通风除湿。空调房温度不宜过低(不低于26℃),避免冷风直吹身体。外出时要做好防暑工作,多喝水。
  
  穴位保健
  小暑时节,炎热暑湿,人们容易烦躁不安。中医认为,夏与心相对应,夏季阳气旺于外,心气旺盛,因此夏季养生之道,在于养心,心安则血畅,血畅就神清气爽。可通过按摩以下两个穴位保健:
  神门穴,属手少阴心经。位于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凹陷处。在腕关节的掌侧,小指末端延伸可摸到一突起圆骨,该圆骨下方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即为此穴。按压神门穴可泻火除烦、宁心安神,是治疗心受邪扰的重要穴位。操作方法为:用指尖垂直掐按穴位至有酸、胀、微痛的感觉。每天早晚各掐按1分钟-3分钟,先左后右。
  劳宫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位于掌心横纹中,第2、3掌骨中间。握拳,中指尖下即为劳宫穴。按压劳宫穴可清心泄热,是治疗中暑、心痛烦闷的要穴。操作方法为:用拇指指尖垂直掐按穴位至有酸胀或微痛的感觉。每天早晚各掐按1分钟-3分钟,先左后右。  

  药膳推荐
  薏米冬瓜排骨汤
  用料:薏米30克,冬瓜200克,排骨250克,生姜3片,盐、胡椒粉适量。
  做法:薏米提前浸泡1小时;排骨洗净焯水,捞出沥干;冬瓜去皮切块。砂锅中加水,放入排骨、薏米、生姜,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1小时,加入冬瓜继续煮20分钟,加盐、胡椒粉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清热利水,适合小暑时节补充营养又不燥热。
  
  苦瓜炒鸡蛋
  用料:苦瓜1根,鸡蛋3个,蒜末、盐、食用油适量。
  做法:苦瓜去瓤切薄片,用盐腌制10分钟,挤去水分;鸡蛋打散,锅中倒油炒熟盛出。另起锅放少许油,爆香蒜末,放入苦瓜翻炒至变软,加入鸡蛋,加盐调味炒匀即可。
  功效:清热泻火,增进食欲,缓解暑热导致的心烦、食欲不振。
  
  食材推荐
  绿豆
  特点:性凉,味甘。归心、胃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暑利水。
  主治:暑热烦渴、丹毒、痈肿、水肿、泻痢、药食中毒等症。
  
  赤小豆
  特点:性平,味甘、酸。归脾、心、小肠经。
  功效:利水消肿,解毒排脓。
  主治: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肠痈腹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