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历史建筑讲故事

16版:光影记录

如厕玩手机
健康隐患不少

(2025年04月1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路欣
  在智能手机普及的当代,如厕玩手机已成为许多人的常态。然而从中医养生理论来看,这种看似平常的行为实则潜藏多重健康隐患。对此,潍坊市中医院肛肠科主任李士国从影响气机、耗伤精血、阻滞经络等方面为市民介绍如厕玩手机对身体的影响。
  
  ◆影响气机
  李士国表示,《黄帝内经》指出:“久坐伤肉。”脾主肌肉,久蹲马桶会导致脾气耗损。正常排便需依赖脾升胃降的气机运动,当注意力集中于手机时,人体“内守”功能失调,肠道蠕动节律就会被打乱。临床常见如厕玩手机者出现排便不尽感,实为气机升降失司的表现。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排便时肺气需肃降协助大肠传导。玩手机时呼吸变浅,导致肺气宣发肃降受阻,不仅影响排便效率,长期如此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
  
  ◆耗伤精血
  “肝开窍于目”是中医重要理论。如厕时紧盯手机屏幕,会造成肝血过度消耗。《黄帝内经》言:“肝受血而能视。”现代人普遍用眼过度,在如厕时持续耗血,易导致肝血亏虚,出现眼睛干涩、情绪烦躁等症状。排便时玩手机,大脑接收大量信息,会使“心神外驰”。中医认为“肾主恐”“肝主惊”,手机上不断切换的内容可能引发微弱情绪波动,虽不明显但会耗伤肾精。清代名医徐大椿强调“小劳不可持续”,正合此理。
  
  ◆阻滞经络
  蹲坐时腿部三条阴经(脾经、肝经、肾经)受压,久坐不动会使经络气血运行受阻,可能引起痔疮、肛门下坠、泌尿及生殖系统炎症、盆底相关疾病等。如厕时间延长会导致臀部长时间暴露,中医认为“寒从下受”,督脉与膀胱经在此区域运行,寒气入侵可能引发腰骶疼痛、月经不调等问题。
  
  李士国提醒,传统中医强调“顺应四时”,人体排便如同自然界的“肃降”过程。晨起排便时本可借天阳初升之气促进新陈代谢,分心玩手机会打乱固有的生理节律,可能导致习惯性便秘或肠易激综合征。建议如厕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排便时应保持专注,便后可按摩足三里、支沟等穴位助气机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