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历史建筑讲故事

16版:光影记录

望海楼:千年潮声里的秦迹与墨韵

从秦台遗韵到城市地标,见证着寿光的日新月异

(2025年04月1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寿光市圣城街道迎宾路一处古色古香的院落里,静静伫立着一座名为望海楼的历史建筑。作为寿光历史文化地标,望海楼承载着这座城市千年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宛如一位时光的见证者,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2021年6月,这座传承历史记忆的地标建筑被公布为寿光市第二批历史建筑。
□文/图 本报记者 王鲁萍
溯源秦皇,东巡遗迹中的岁月回响
  望海楼的历史渊源,最早可追溯至2000多年前的秦朝。
  寿光文史研究爱好者张书功介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怀着“威服海内”及求仙祭天之心,先后六次巡游全国,其中有三次踏上了东巡之路。三次东巡,秦始皇走的是秦驰道中的“东方道”,而这条道路,经过今天的潍坊寿光北部。这就为秦始皇升台望海提供了可能性。关于秦始皇在寿光升台望海的记载,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巨洋水东北迳望海台西,东北流……又或言秦始皇升以望海,因曰望海台,未详也。”巨洋水就是今天的弥河,这说明北魏时期就有了秦始皇升台望海的说法。
  望海台遗址位于今天寿光营里镇西黑冢子前村,当地百姓俗称“黑冢”。明嘉靖《山东通志》卷二十二《古迹》记载:“望海台,在寿光县东北四十里,秦始皇所筑,俗名黑冢。”又清安致远著《寿光县志》:“望海台在县城东北五十里,俗名黑冢者是也。”望海台的修筑,或许不仅仅是为了登高望海,可能还有着实际功用。当地传说,过去寿光沿海一带常受海潮泛滥之苦。汹涌的海潮无情地摧毁房舍,大片的庄稼被淹没,百姓深受其害,却苦无良策。一年,秦始皇亲临此地,恰遇海潮肆虐。为了防范海潮和洪灾,秦始皇下令筑台。“这虽是传说,也未必真是秦始皇所为,但这些位于河、海边的高台遗址,确实有躲避海潮和洪灾的实际功用。”张书功说。
  传说自秦始皇修筑望海台之后,每年十月,在东北风到来之前,当地百姓会自发前往望海台祈祷祭祀。他们怀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免受海潮之害。明清以来,望海台成为潍坊一处知名的文化景观,官员、文人常来此凭吊,写下了许多精彩诗篇。清代李振栝《望海崇台》诗云:“台高百尺厂天风,大海遥瞻气象雄。平望分茅衍世系,祖龙鞭石破鸿蒙。遗踪寂寞归流水,旧事凄凉付转蓬。眼底沧桑成变相,几回凭吊夕阳红。”从这首诗中,我们仿佛能看到当年望海台的雄伟壮观,感受到岁月变迁中历史的沧桑与厚重。
  望海台不仅仅是一座建筑遗迹,它更是寿光人民与自然抗争、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承载着无数先辈的智慧与期望,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时光流转至2008年秋,西黑冢子前村村民在藕池中意外地挖出青砖,青砖所铺有两平方米的面积。通过仔细观察,专家们发现这些青砖的砖面有很多人走过的痕迹,推断不是坟墓,可能为望海台遗址。这一考古发现或为秦始皇在寿光升台望海的传说增添实物证明,使望海台的地理坐标从文献走向现实。
  残砖碎瓦间,仿佛仍回荡着秦吏督工的呼喝,渔民祈福的祝祷,以及两千年海风掠过高台的呜咽。
今朝风姿,屹立城中的古韵新辉
  古有“望海崇台”,今有望海楼屹立。秦始皇东巡升台望海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传奇的历史佳话,更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20世纪80年代末,寿光蔬菜已经闻名全国,许多人慕名而来参观学习,并提出要看看寿光的文化地标景观。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的寿光县委、县政府和县文化局决定建造仓颉祠、贾思勰祠和望海楼。望海楼就是根据秦始皇升台望海的故事建设的。”张书功说。
  新建的望海楼位于寿光市迎宾路汽车站南邻文化中心西部,于1991年建成,坐西向东,为塔楼式建筑,高32.455米,建筑面积546.76平方米,一经建成,在当时还没有多少高楼大厦的城区立即脱颖而出,成为那时寿光的文化地标性景观建筑。
  望海楼的正门上方,悬挂着著名书法家米南阳题写的“望海楼”匾额。这三个大字笔力雄浑,气势磅礴,与望海楼的整体风格相得益彰,为这座建筑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望海楼的南侧是仓颉祠,北侧则是贾思勰祠。两祠院内,是博物馆“碑林长廊”。仓颉作为中华文字的创造者,贾思勰作为著名的农学家,他们与望海楼一同构成了寿光丰富而深厚的文化景观。2008年7月,秦始皇升台望海的传说更是被列入寿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彰显了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望海楼红墙绿瓦,斗拱飞檐。红墙在日光的照耀下,散发出庄重而温暖的色泽。绿色的琉璃瓦覆盖着屋顶,每一片都精雕细琢,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光,瓦垅整齐排列,犹如岁月的刻度。斗拱层层叠叠,结构精巧复杂;飞檐如飞鸟展翅欲飞,灵动而飘逸,给这座坚实的建筑增添了几分轻盈之感。
  步入望海楼内部,别有一番天地。内部阁楼设计了旋转楼梯,线条流畅,从下往上望去,楼梯蜿蜒盘旋,仿佛是跨越历史与现代交织时空的通道。站在楼内,透过窗户向外望去,城市的景色尽收眼底。远处高楼大厦林立,车水马龙,一片现代都市的繁华景象;近处绿树成荫,街道整洁,生活气息浓厚。
  望海楼,宛如一个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在城市的发展浪潮中,始终保持着自身独特的魅力,见证着寿光的日新月异。望海楼目前主体建筑形制完整,保存状况完好,正以庄严典雅的姿态,迎接每一位前来探寻历史的访客。
  如今的望海楼,已成为画家李德祥的个人工作室,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慕名而来,聚集在这里共同研讨书画。他们在这充满历史韵味的空间里,挥毫泼墨,把对生活的感悟、历史的理解融入到一幅幅画作之中。在这里,历史、文化、艺术相互交融,共同诉说着寿光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与辉煌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