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版:历史建筑讲故事

16版:光影记录

“重绘版”《清明上河图》惊艳亮相

(2025年04月1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们正欣赏作品。
  为纪念张择端诞辰940周年,4月11日,“回家”——《清明上河图》重绘特展在潍坊张大功奥林匹克收藏博物馆举行。展出的《清明上河图》作品由张大功策划、青年画家冯水清按原作原尺寸重绘,历时两年九个月绘制完成。
  历时两年九个月完成重绘
  当天,重绘作品《清明上河图》吸引了不少市民及学生前来参观。远处看,大气磅礴;近处看,不失精致。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杰作,能在长达5.28米的绢上重绘如此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和景物绝非易事,青年画家冯水清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他反复对比和试用,最终挑选了质地细腻、色泽优雅的绢作为绘画材料。
  “这幅画创作难度很大,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只有让自己沉静下来,才能感受原作的精妙之处。”冯水清说,作品中一个个人物的描绘,虽然线条简单,但都极富生命力,创作时只有让自己置身其中、用心感受,才能与这些人物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最终,历时两年九个月,冯水清完成了《清明上河图》的重绘。
  展览将持续至4月28日
  张大功表示,早在20多年前,他就有了重绘《清明上河图》的想法。“有了这个想法后,多年来我一直在全国各大美术院校寻找能胜任的画家。”张大功说,2015年,他在天津美术学院学习时与青年画家冯水清相识。那时冯水清正在攻读硕士学位,学习工笔人物画,受到多位名家言传身教。
  两人在艺术上惺惺相惜,受张大功委托,冯水清决定重绘《清明上河图》这幅传世名作。
  作品完成后,张大功第一时间持卷到潍坊市博物馆拜访了山东省博物馆特聘首席专家孙敬明。孙敬明观看后用三天时间为作品题跋,共548字。
  “在张择端诞辰940周年之际举办这次展览,就是为了传承经典、弘扬国粹。”张大功说,让这幅重绘的《清明上河图》回到张择端的家乡潍坊,他如今终于圆梦。
  本次展览不仅是一次视觉盛宴,更搭建起一座连接传统与当代的桥梁,让《清明上河图》中生生不息的市井烟火,与潍坊这片土地上蓬勃跃动的文化脉搏,穿越时光交响共鸣。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4月28日,有兴趣的市民可前往潍坊张大功奥林匹克收藏博物馆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