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宝
小时候的河里鱼很多,用一个圆圆的筛子就可以捞上来很大的鲫鱼和泥鳅。鲫鱼不是啥名贵的鱼,小孩子们为了玩,弄回几条,大多喂了鸡。那时家里几乎不吃鱼,也不会做鱼。过年时,可能会买几条像韭菜叶般瘦小的刀鱼。经过万水千山的跋涉来到我家的饭桌上,这刀鱼没了鳞光,已成了暗褐色。家人洗了洗,说:“霉了。”于是,用面裹了,用很少的油煎一下,倒上水,加很多盐,味道倒是很好。
如今,我做刀鱼的手法得了“家承”。黄海的小刀鱼最好,银白中闪着绿色的莹光,尖嘴上的牙细长,尾巴修长。像男人腰带宽的刀鱼最好,洗净,剁成小段,用酱油和五香粉腌一下。麻椒、辣椒、葱、姜过油,趁着油温正高时将刀鱼段倒入锅里,翻炒几次,倒入冷水,水开了,加上茼蒿,放很少一点盐就行。汤是白汤,新鲜可口,鱼肉也嫩。这是我独创的一道菜,很多朋友吃过,都说好吃。胶东的刀鱼多是油炸,不怕麻烦的可能会裹上一层鸡蛋糊先炸一下,然后再将炸好的鱼放进事先调好的高汤里炖,我们叫汆鱼。这样鱼的味道好很多,比油炸的好吃。
海鱼的做法讲究味鲜,原汁原味的好,多是清蒸或者做汤——黑头、小黄鱼和石斑鱼做汤味道极好,奶白色的汤汁很稠,甚至可以不加盐。据说出海打鱼的人淡水稀缺,吃饭时直接用海水煮鱼,味道一流。我没吃过这样的鱼,如今的海水已不似从前,我们也不敢放心做汤。
河鱼的做法就太多了。南方有道鱼叫松鼠桂鱼,是糖醋的,我不喜欢,太甜也太腻了。我们上学时有道题目是中国的四大家鱼,我纯粹死记硬背:青、草、鲢、鳙。这四种鱼,我几乎都不认识,更别说吃过。那时认识的鱼多是鲫鱼和鲤鱼,很可惜,这两种鱼都不在四大家鱼之列。草鱼也叫鲩鱼,在广东有种草鱼专喂蚕豆长大,叫脆肉鲩的,鱼肉下火锅,吃起来清脆可口,味道很好。鳙鱼头南方人喜欢剁椒鱼头的做法,我吃不惯,因为太辣,将这鱼的鲜味就掩去了。我喜欢整个鱼头开水下锅,除了葱姜,几乎不加任何佐料,待汤汁浓白,加入盐和胡椒,汤好喝,鱼头的味道就一般了,除了腮上的那块嫩肉还可以吃,其他部位就清淡了,当然,鱼头足够大的,鱼脑的味道也好。我喜欢吃大鳙鱼头,总得十几斤二十几斤的样子才好吃。鳙鱼太小,像南方人的剁椒鱼头那般大小的鱼头,做汤不适合,太小了,鱼油太少,汤就寡淡了。
沈从文说,过去凤凰城里的土匪绑小孩子,要先饿三天,然后做条鱼给他们吃。先吃鱼背的,多是穷人家的孩子,随便要几个钱就放了,这孩子专挑肉多的地方吃,说明在家吃不上几次鱼。上来就挑鱼肚子吃的,要先观察观察,这样的孩子会吃鱼,知道鱼哪个部位的肉比较鲜美,自然家境也会比较殷实,这个赎金可以多要点。还有的孩子上来就夹鱼鳍下面的月牙肉,那这孩子的赎金就会要得很高,因为这孩子在家里肯定是最受宠的那个。
如今,如果绑票的还用这一套肯定不灵了。现在的孩子嘴吃刁了,不见得喜欢吃鱼,饿三天,也不见得会吃,不如一个汉堡来得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