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6版:光影记录

久坐的危害 运动来抵消

(2025年07月01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久坐已成为许多人的日常状态。大量研究证实,运动量匮乏是诱发多种疾病并导致过早死亡的关键因素。如何告别久坐?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潍坊呼吸病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师谭治军为市民支招。
□本报记者 王路欣
  哪种运动效果最佳
  运动种类繁多,哪种效果最佳?发表在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给出了答案:
  挥拍类运动(如网球、羽毛球、乒乓球):降低全因死亡率达47%。益处是快速移动和反应要求促进大脑思考,还能有效锻炼肩部、手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腿部肌肉力量,提升全身协调性。
  游泳:降低全因死亡率28%。益处是作为全身性运动,能显著增强心肺功能、提升肌肉耐力,且对关节冲击小。
  有氧体操(如健身操、舞蹈):降低全因死亡率27%。益处是能有效提升心肺耐力、增强协调性和柔韧性。
  
  运动时长与频率越多越好吗
  《柳叶刀》研究还揭示了一个关键点:运动并非时间越长越好。
  最佳单次时长:每次锻炼的最佳时长在45分钟至60分钟之间。少于45分钟,效果会减弱;超过60分钟,不仅收益不再增加,还可能产生负面效应(如过度疲劳、损伤风险增加)。
  最佳频率:每周运动3天至5天,每天1次,收益最高。在评估的所有运动中,只有散步的频率可以稍高一些,最多可达到每周6次。
  
  不同年龄段的“黄金运动”有哪些
  运动选择也应考虑年龄特点。综合研究建议,不同年龄段可侧重以下“黄金运动”:
  ◎1岁至7岁:游泳。促进身体协调性发展,调节心肺功能,为体质打下良好基础。
  ◎8岁至25岁:球类运动。提升反应速度、心肺耐力,助力肌肉和骨骼发育。10岁左右可以多练习乒乓球、羽毛球等小球运动,锻炼灵活性。年龄稍大些可参与篮球、排球等竞技性球类运动。
  ◎26岁至45岁:爬山、慢跑。此阶段生活事业压力大,慢跑和爬山(需注意关节状况)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加速新陈代谢、有效缓解压力。肥胖或关节不适者应谨慎选择爬山。
  ◎46岁至65岁:健步走、力量锻炼。体力和肌肉量开始下降,应注重安全、简便和稳定肌肉群。健步走可以改善血液循环,降低体脂率。力量锻炼(如静蹲、举哑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对抗肌肉流失。
  ◎65岁以上:弓步练习、稳定性训练。身体衰退期,肌肉加速退化,跌倒风险增加,应多做稳定性练习(如仰卧举腿、弓步),由较小强度开始,循序渐进。
  总的来说,久坐是健康的隐形威胁,而科学运动则是抵御风险、提升生命质量的有效武器。无论选择《柳叶刀》推荐的最佳运动,还是适合自己的“黄金运动”,关键在于动起来并持之以恒,牢记“45分钟至60分钟”的黄金时长和“每周运动3天至5天”的适宜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