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6版:光影记录

警方揭秘高考诈骗套路

(2025年07月01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记者 张韶华 通讯员 刘雯佼)高考出分后,考生和家长忙着填报志愿,是各类高考诈骗的高发期。高密市公安局针对内部人员改分、内部招生指标等诈骗手段进行揭秘,提醒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内部人员改分骗局。不法分子以“内部渠道”等为幌子,让考生和家长相信他们有能力进行改分操作,一旦考生和家长表现出“兴趣”,就会以改分手续费、保证金等各种理由索要钱财,提醒考生和家长切勿轻信此类信息。
  内部招生指标骗局。一些不法分子声称有内部特殊渠道、掌握内部招生名额,以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实际上,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都是诈骗。
  专家指导填报志愿骗局。不法分子伪装成“权威专家”,宣称掌握“内部大数据”,诱导考生和家长购买高价服务。提醒大家要通过教育考试院官网、学校官方渠道查询信息,避免点击陌生链接、扫描陌生二维码。
  伪造录取通知书的诈骗。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考生信息后,伪造带有高校公章和防伪标识的录取通知书,将附有伪造各类二维码、虚假链接的录取通知书通过快递的方式寄送给考生,以各种名目引导考生扫描二维码或点击虚假链接骗取“学费”。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一定要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或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网址进入,转账汇款时要通过多种途径核实账号真伪。
  高密公安提醒大家,不管骗子伪装成什么身份,绕多少圈,最终目的都是“转账、汇款、骗钱”。凡是涉及财物信息的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轻信他人,以免财产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