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节气后,气温升高、湿气渐盛,此时人们应遵循“春夏养阳”的原则,重点养护心脾、清热祛湿。对此,潍坊市中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张永超为市民推荐了两款养生药膳。
□本报记者 王路欣
薏米冬瓜排骨汤
用料:薏米15克,芫荽5克,冬瓜200克,猪小排250克,葱、姜、白胡椒粉、盐适量。
做法:猪小排洗净焯水去沫,冬瓜去皮、去籽后切块,芫荽洗净切碎,葱切段姜切片。锅内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猪小排和切好的葱段姜片,再放入淘好的薏米,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煮40分钟,放入冬瓜块再煮20分钟至冬瓜软烂,加入适量胡椒面和食盐,关火后撒上芫荽即可。
功效:清热祛暑,健脾利湿。薏米利水渗湿,冬瓜清热利尿,二者同用可帮助排出体内湿气,缓解水肿、小便不利;猪小排滋阴补虚,生姜温中,适合夏季湿热或脾虚湿盛者(如舌苔厚腻、乏力);冬瓜性凉,搭配薏米可缓解暑热烦躁、口干舌燥,适合夏季消暑;猪小排可提供人体需要的优质蛋白,冬瓜和薏米增加饱腹感,适合减脂期人群(需控制盐量);白胡椒和生姜促进血液循环。
推荐人群:湿热体质、水肿、夏季食欲不振者。
慎用人群:孕妇、脾胃虚寒者。
四神养心粥
用料:山药、芡实、莲子、茯苓各8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山药、芡实、莲子、茯苓洗净,粳米淘洗干净,共同放入砂锅中,大火煮开后转中火继续煮半小时左右。
功效:养阴清心,健脾益气。山药、芡实、茯苓同用起到健运脾胃、化解湿气的作用,可改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适合脾虚湿盛者);茯苓利水,莲子固涩,两者同用起到平衡祛湿与防泄的功效,避免过度耗气;莲子有清心火、安心神的功效,茯苓有宁心定悸的功效,适合心脾两虚型失眠者(多梦易醒、健忘乏力);山药补气阴,可缓解疲劳和焦虑。
推荐人群: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便溏腹泻者;心慌失眠、压力大、更年期烦躁的女性。
慎用人群:便秘严重者(芡实、莲子有收敛的功效,可能加重症状);湿热体质急性期(如舌苔黄腻、尿赤,建议先清热再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