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赵春晖
重庆荣昌、湖北赤壁、浙江衢州、安徽黟县……这个“五一”假期,全国多地政府机关食堂“开门迎客”,上演了一出热闹鲜香的“宠游客”大戏,相关话题迅速登上平台热搜榜。 (据央广网)
旅游高峰期就餐难、就餐贵,是全国各地旅游城市都普遍存在的问题。平时专供公职人员就餐的政府机关食堂,能在此时主动敞开大门,临时“转型”为游客提供就餐服务,既体现了城市管理者服务理念的深刻转变,又为城市增添了浓浓的人情味。
俗话说,要想抓住一个人的心,首先要抓住他的胃。一座城市同样如此,当地独树一帜的特色美食,永远是吸引游客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因此,政府机关食堂在敞开大门的同时,精选一部分价格合适的地方小吃、特色美食提供给游客品尝,不但能让游客“一站式”吃到爽,而且这种充满“烟火气”的贴心服务,还会消除游客心里的陌生感、距离感,让游客打心底感受到这座城市的诚意和温暖。这种由城市带给游客亲切感衍生出的好口碑,绝对胜过口号式的宣传,会极大提升城市的美誉度,对游客和城市来说是双赢之举。
当然,要把这项创新之举落到实处,而不是吸引流量的“噱头”,还需要政府部门在规划、预案、管理、服务、保障等细节上做足功课,一定要优化服务流程、强化服务保障、提高服务质量,确保食品安全和就餐秩序,让游客真正吃到物美价廉且安全放心的美食。同时,政府机关食堂开放,定位一定要清晰,其本质上是对市场服务的有益补充,主要目的是给游客提供“兜底”用餐保障,与周围餐饮企业形成良性互补,带动更多餐饮企业为游客提供价格实惠、服务到位、品质过硬的美食,而非“喧宾夺主”,影响当地餐饮企业的生意。
文旅热,消费兴。近年来,文旅产业对城市经济的促进和城市形象的提升起到的作用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各地文旅资源或许禀赋不一,但重服务、重细节,让游客在这里玩得开心、舒心,给游客带来宾至如归之感,一定是吸引游客、留住游客、收获“回头客”的重要法宝。政府机关食堂开放应当成为撬动城市整条服务链分工明确、衔接有序、高效运转、执行有力的有力支点,才能让“假期热”变为“长久热”,吸引更多的游客常来常往,将“流量”变为“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