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路欣
有的家长发现孩子走路时容易疲劳,经常喊脚疼,或者鞋底磨损异常,这些可能是“扁平足”的信号。对于“扁平足”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阳光融和医院儿童保健科的专家。
扁平足又称平足症,是指足弓低平或消失,站立时足底几乎完全接触地面。2岁-8岁是足弓发育的关键期,如果足弓未能正常形成,可能导致步态异常、运动能力下降,甚至影响骨骼发育。
扁平足如果未及时干预或矫正,可能对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扁平足会导致足部在行走或站立时承受不均匀的压力,走路或跑步时间稍长就容易疲劳,还容易引起足底疼痛、足跟痛、脚踝疼痛等,严重时甚至导致腰部疼痛;走路姿势不良。扁平足可能导致“内八字”或“外八字”步态,影响身体平衡;连锁骨骼问题。步态异常可能引发O型腿、X型腿,甚至导致骨盆倾斜、脊柱侧弯或腰椎疼痛。长期未矫正可能引发关节炎、脊柱侧弯等问题。
如何初步判断孩子是否有扁平足?
扁平足可通过观察足底形态、脚印等方法判断。
家长可以让孩子赤脚踩在湿毛巾或水彩纸上,观察脚印。正常足弓足底内侧有明显空缺,而扁平足的足底几乎全部接触地面,中间缺乏明显的凹陷区域。
注意观察孩子的步态,扁平足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走路容易疲劳、步态异常,如外八字等情况。
观察孩子的鞋底磨损情况。如果孩子的鞋底磨损不均匀,尤其是内侧磨损较严重,可能是因为足底与地面接触面积增大导致的。
如果怀疑孩子有扁平足,可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患儿,可以配合医生进行鞋子矫正、功能训练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