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芽姜种植基地大棚内,红芽姜长势旺盛;汇海生态农场内,鱼菜共生模式让游客大开眼界……安丘市凌河街道打造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新样板,打通了从田间地头到高端市场的销售渠道。
□文/图 本报记者 王玉芳 通讯员 吕佳鑫 刘森
一年两茬,凌河红芽姜领跑全国
4月27日上午,凌河街道石家庄村村民吴忠波骑着电动车来到村西的红芽姜种植基地,在手机上点开物联网系统,大棚内的喷灌系统开始工作。
“3个小时就能浇完一遍,在手机上一点就关上了。喷淋快慢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很省事。”吴忠波介绍,这个棚占地3亩,是今年1月25日播种的,下面铺了地暖,长得快,“五一”以后就能上市,亩产量一般过万斤,目前市场价格是8元一斤。他家有4个这样的地暖棚,还有5个连体棚,今年总共种了50亩红芽姜,都是梯次上市,避开了七八月份红芽姜集中上市时间,价格比较理想。特别是第二茬红芽姜春节前后上市,最贵的时候礼盒装每斤40元,批发每斤30元,最好的一年他家毛收入300多万元,除去雇工等支出,仍十分可观。
红芽姜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凌河街道是江北最大的红芽姜种植基地。近年来,以山东三新融创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等提供金融扶持,农户通过自建、租赁、入股等模式运营,依托山东大学等产研平台,首创标准化、智能化、绿色化种植模式,在全国率先实现红芽姜反季节种植、错峰上市,销售价格翻番。
鱼菜共生,生态农场人气爆满
鱼儿在池中游,菜在水上长。这里没有土壤,通过鱼类自然净化、微生物生态培育等措施,一茬茬的韭菜、芹菜等有机蔬菜长得葱茏茂盛。汇海生态农场的鱼菜共生模式不仅新颖,效益更是较传统种植增加4倍以上。
在草莓大棚里,来自潍坊乾达运输服务有限公司的十几名员工人手一个小篮子,兴致勃勃地采摘草莓。大家边采摘边品尝,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从喧嚣的城市来农场,摘摘草莓,看看大棚里的风景,感觉特别新鲜,中午还能在这里品尝农家饭菜。”带队负责人李思刚说。
汇海生态农场占地600亩,经过近两年的发展,集农业种植、蔬菜加工、观光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农场。“在已有草莓、西红柿采摘的基础上,眼下,农场的西瓜、奶油小黄瓜相继成熟,吸引不少游客前来采摘。根据往年经验,‘五一’假期这里会呈现一个旅游小高峰。”汇海生态农场负责人王慧敏说。
凌河街道实施生态农场三年培育计划,通过龙头企业创办,种植大户、返乡人才带动,村党支部、合作社示范建设,培育市级示范农场8家,带动200多个小农户种植红芽姜、西瓜、番茄等果蔬5000亩,户均增收2万元。同时,对农产品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码和生态原产地码“双码”认证,发展生态大姜、田园果蔬、红芽姜等绿色生态产品30多个品类,培育“三品一标”产品7个。大姜、大葱、葡萄等11种特色农品获得国际认可的生态标签,汇海生态农场产品直供4家世界500强企业,打通了从田间地头到高端市场的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