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霞
文字如同一朵盛开的花朵,散发着墨香,在我和《潍坊晚报》之间绽放,伴我度过一段令人难忘的文学成长之旅。
二十多年前,初次拿起这份报纸,像是一缕春风轻拂我的心海,温暖又清新。那时,我还是工厂里一名年轻工人,无比向往文字的力量。《潍坊晚报》如同一个智者,平静而深邃地将我吸引并投入其中。每有闲暇,我会在工厂门口的报亭买一份《潍坊晚报》,品味文字里的精彩,感受世间的温暖,满身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翻开报纸,嗅着油墨的清香,急不可耐地把文字捉入眼中。晚报不仅是传递信息的载体,也是激发我灵感的源泉。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作者们的奇思妙想,那些饱满实成的辞藻,如细碎的珍珠般镶嵌其中。它们饱含着这个城市百姓的生活日常和厚重的历史,也见证着时代的变迁。
晚报让我对文字有了更深层次的探索。我开始用稚嫩的笔触,绘出自己的内心。文字成为我表达情感的工具,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当我将自己的感悟带给读者时,我找到了自信,尝到了分享的快乐。渐渐地,一篇篇自认为唯美而又富有生命力的文章在《潍坊晚报》上开出一朵朵小花。
有一年,我接到晚报编辑明慧荣老师的电话,她邀请我写“鉴赏物语”专栏,我欣然答应。我用了很多精力查阅历史、研究文物。于是,“神与物游”栏目让一件件文物有了生命。
这些年,在投稿的过程中,编辑老师的建议和反馈让我不断完善着自己的文笔。《潍坊晚报》见证了我从一个青涩的读者成长为一名作者。和晚报的点点滴滴已渗入到我的血液中,成为我心头的阳光。她如同一本珍贵的相册,陪伴着我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