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版:拥抱2024

06版:拥抱2024 我们30岁了之创刊故事

07版:拥抱2024 我们30岁了之创刊故事

08版:拥抱2024 我们30岁了之创刊故事

13版:拥抱2024 我们30岁了之成长见证

15版:拥抱2024 我们30岁了之晚报情缘

16版:拥抱2024 我们30岁了

“风筝之爱”澎湃潍坊正能量

(2024年01月01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王兵
  “风筝之爱”是潍坊晚报重点推出、常年坚持的公益爱心名牌栏目,通过架设政府、社会团体、爱心企业、义工组织、志愿者、求助者及普通市民的沟通桥梁,对内整合潍坊日报社全媒体爱心救助报道资源,对外打造潍坊公益爱心的主流平台。经过连续八年的精心经营,“风筝之爱”已成为潍坊公益的代表性符号。
  从诞生伊始,《潍坊晚报》就被赋予了深厚的民生基因、百姓情怀,致力社会公益事业,在爱心救助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与此同时,潍坊义工、鸢都义工等义工组织相继涌现、风生水起,对公益性宣传报道有更迫切的需求。
  2015年1月19日,云南19岁苗家女孩小杨为报潍坊“风筝叔叔”助学之恩,专程来到潍坊,通过本报以“小风筝”的名义为潍坊贫困学生捐款千元。在此两年多前,家庭贫困的她得到潍坊一位好心人的资助,最终考上大学。她询问好心人的姓名,对方说:“我是山东潍坊人,潍坊是世界风筝都,每天都有美丽的风筝在天空飘舞,就叫我‘风筝叔叔’吧。”
  风筝是潍坊的城市名片,又被爱心人士赋予更丰富的涵义。在重头处理这篇稿件的同时,我们感觉用“风筝”这个字眼打造潍坊公益爱心平台,整合本报和社会救助报道资源,恰当又适时。2015年1月21日晚,晚报总编室几易其名,最终敲定了“风筝之爱”这个简练、形象、响亮又好记的名字,报请时任晚报主要领导同意,推出了“风筝之爱”专版,并配发了开栏语。
  九年来,“风筝之爱”栏目从开始的每周见报两三次发展到天天有版,从每次一个版发展到经常性通版;九年来,策划、刊发了“暖冬行”为山里娃送棉鞋、义买义赠百万斤大白菜、帮安丘孝子卖苹果救母、救助昌乐4岁尿毒症女童诺诺、给残疾孕妇捐宝宝新衣、护考蓝丝带、帮烈士寻亲、“致敬战疫英雄 帮圆百个心愿”等大批爱心行动和重头报道;九年来,“风筝之爱”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被评为全省百佳志愿服务项目。受“风筝之爱”的影响,我市涌现出了一位位自发的“风筝叔叔”“风筝阿姨”,叫响了“风筝之爱”品牌;九年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风筝之爱”给予高度肯定,对相关报道多次予以批示,对新闻当事人进行财政特别救助。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等有关部门对“风筝之爱”给予高度评价,多次以“风筝之爱”为主题开展爱心活动;九年来,“风筝之爱”作为新闻栏目,在专业领域也赢得了众多荣誉,栏目和相关报道连年获得山东新闻奖、赵超构新闻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山东省市地报新闻奖等重量级奖项。
  澎湃潍坊正能量,洒向人间见光芒。我们期盼,“风筝之爱”的追光之行、公益之路,永葆初心,春风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