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同林
参与晚报创刊那年,我三十岁。
转瞬间,三十年过去了。
三十年,青丝变白发,我从年轻小伙变成了花甲老人;三十年,光阴似箭,晚报从一棵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
如果说《潍坊晚报》的三十年是跑了一场马拉松,我只能算是陪她跑了半程。2008年,我离开晚报调到日报工作。尽管只在晚报工作了十五年,但这段岁月还是深深融入到了我的生命中,那是一段最难忘的时光,更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面对而立之年的晚报和朝气蓬勃的晚报人,最最想说:传承理想,坚守阵地。
晚报创刊之初,寄居在原潍坊市地震局院内的两排小平房里,筚路蓝缕、家徒四壁,但那时的晚报人却有着一个高尚的理想:身居斗室,心怀天下。为人民鼓与呼,为苍生发真言,一直是我们的办报理念和宗旨。这一宗旨在日积月累中沉淀成了晚报独有的文化代码。那时,从晚报领导到编辑、记者,都认同一个思想,那就是: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做人有傲骨,办报才有风骨。真心希望我们的晚报人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实力,不媚俗、不迎合,不人云亦云、不趋炎附势,心中始终装着读者,只有真心把读者放在心上,读者才会把报纸捧在手上。
创业难,守业更难。得益于一代代能坚守新闻理想、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的晚报人的坚守,晚报才能走到今天。过去的一万多个日日夜夜,这座城市和她的居民们陪着晚报从呱呱坠地到而立之年,脚印清晰而坚定。
三十年,晚报记录下了这座城市点滴的变化,也一直关注着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身边的柴米油盐、家长里短、甜酸苦辣。晚报与这座城市的关系就像鱼儿跟水一样,须臾不可分离。有了一代代晚报人始终如一的坚守,才有了这份报纸的薪火相传、茁壮成长。
作为一名有幸在晚报工作十五年、真情守望了晚报三十年的老晚报人,从内心深处早已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在今天晚报创刊三十周年的大喜日子里,衷心希望晚报能一直办下去,并且越办越好。期盼着你们的努力能换来晚报的蒸蒸日上、生生不息。这也是我作为一名曾经的晚报人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