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
一天,妻下班进门,手里拎着个透明保鲜盒。“猜猜我买了啥好吃的?”我探头一瞧,盒里躺着几颗果子,有的圆滚滚,有的略椭圆,和鸡蛋差不多大小,外皮带着些复古感的紫褐色,或是浅淡些的明黄色。我拿出一个摸了摸,细密的纹路带着点粗糙感。
“这是百香果啊,总是喝百香果果汁,很少直接吃果子吧?快来尝尝。”妻边说边拿起水果刀,在果子中部轻轻划了一圈。刀刃刚划开果皮,一股奇异的香气就慢悠悠地飘了出来,不是单一的甜香,反倒像把芒果的醇香、菠萝的清爽、草莓的酸甜融在了一起,还夹杂着点热带花草的清冽,凑近些闻,让我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近年来,百香果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我却没怎么仔细了解过这种水果。正好闲着,我搜索资料,原来这果子学名叫西番莲,老家在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一带,后来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再看那切开的果肉,橙黄色的果瓤裹着密密麻麻的黑籽,像撒了把细碎的黑珍珠。我用小勺舀了一口,果汁在嘴里爆开,酸得清爽,甜得柔和,还有籽在齿间轻轻咯吱作响的口感,层次感丰富。
“你知道吗?百香果有个有意思的外号,叫‘讨好型水果’。”妻突然插话。见我疑惑,妻笑着解释:“它本身味道够特别,但从不跟别的食材‘抢戏’。平时跟芒果、西瓜搭配着做果汁,还有人把它放进酸菜鱼、泡椒鸡爪甚至凉拌菜里,它的香气能把食材的鲜味提得更足。说来也怪,不管搭配的是甜是咸、是软是脆,百香果都能顺着对方的性子,把自己的味道融进去,一点也不违和。”
听着妻的介绍,我笑出了声,这确实是大家常说的“讨好型人格”。这类性格的人十分在意别人的看法,说话前先琢磨会不会让别人不高兴,做事前先考虑别人会不会满意,常常把自己的需求压在最底下。这样的“讨好”,总带着点让人心疼的委屈。
可转念一想,同样是“讨好”,百香果讨得让人舒服。它确实一直在“迁就”,去搭配不搭边的食物。也确实肯“牺牲”,把自己的香气拆解开,去成全别的食材。但它的“讨好”里没有委屈,反而带着一种从容的智慧。它没有因为搭配而丢了自己的风味,反而让自己的香气有了更多施展的空间,既给别人的味道提了鲜,也让自己被更多人记住。就像那些真正情商高的人,懂得在相处中找到平衡点,既能让身边人舒服,也从不让自己受委屈。
我又看了看百香果,它安安静静地躺在盘子里,果肉透着温柔的光,好像根本不知道自己被赋予了这么多“人格解读”。要是它真能说话,会不会笑着说:“我哪懂什么讨好,不过是想把自己的味道,好好分享给更多人罢了。”
妻问我:“如果你是水果,愿意当百香果吗?”或许以前我会犹豫,怕因“讨好”而丢了自己,但现在倒觉得像百香果这样的“讨好”也不错,不卑不亢,不慌不忙,既能融入别人的世界,也能守住自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