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文润潍坊 凡人微光

16版:光影记录

@未成年人

遇到火情和溺水事故
牢记逃生和智救方法

(2025年09月24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未成年人而言,面对险情时不盲目救援是守护生命的底线,“主动求援”是化解危机的关键。未成年人如何应对火情、溺水事故?我市消防部门作出解答,并给出安全提示。
  □本报记者 王晓萌
  发现火情牢记“三个不”
  不轻易尝试灭火
  若火势较小,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利用身边的水源、灭火器等灭火。但面对不可控的火灾,未成年人缺乏灭火经验和体力,不要贸然尝试,强行灭火可能导致烧伤、吸入浓烟或被火势围困。
  不贪恋财物
  火情扩散极快,逃生时绝不要返回室内拿取玩具、书包、电子产品等。
  不乘坐电梯
  火灾会导致电梯断电或因烟囱效应使电梯井成为“火海通道”,应走疏散楼梯逃生。  
  根据火情场景科学应对
  场景1 身处火场能安全撤离——先撤离再求助
  若所在屋内起火,且火势不可控,要确保自身安全,先逃到室外再报警。若没有手机等通讯设备,要第一时间求助邻居或者物业保安帮忙拨打119电话报警。
  场景2 被困室内无法撤离——“向外求救”不沉默
  若门外冒烟、门锁发烫或楼梯间被大火堵住,无法逃生,应关紧房门固守待援。同时,主动向外界传递“求救信号”,让救援人员能快速锁定。还应选对求救位置:不要躲在衣柜、床底等隐蔽角落,要到阳台、窗边,这些地方既能呼吸新鲜空气,也容易被发现。若没有手机等通讯设备,应发出“清晰信号”:白天挥舞鲜艳的衣物,让他人注意到;夜晚打开手电筒,对着窗外规律照射,并适时呼救,保存体力。不放弃“等待救援”:若身处高层住宅,不要有跳楼自救的想法,应保持冷静等待救援。
  场景3 发现火情——及时报告防扩大
  若只是看到“隐患”(如看到有人玩火、电器冒烟起火等),火情还很小,也不要自己处理,而是立刻向“负责的人”报告:在学校,马上告诉老师或者保安,说清火情具体位置,避免小火酿成大灾;在家中,立即告诉家人,如果家长不在家,就按照“先撤离,再求助”的步骤,逃到室外后找成年人帮忙。  
  遇到溺水事故这样施救
  除了危险的火场之外,水边的危险也时有发生,每年青少年溺水死伤事故中,有一部分来自于盲目下水救援同伴的未成年人,仗义施救,更要仗义“智”救。
  未成年人切不可盲目下水救人。因为溺水者在危急时刻出于求生本能,很有可能将伸手援助的人一同拉下水。另外,未成年人的体力不够,很可能救不了别人,自己也溺水。因此,未成年人遇到溺水事故,不管情况多么危急,都要保持理智,及时呼救,寻求成年人的救助。
  发现有人溺水时,可以这样做:不要慌乱,大声呼救,找大人帮忙,并拨打110、120电话求助。同时寻找漂浮物、竹竿或树枝,抛向溺水者,如果没有漂浮物,也可以把衣服打成绳结抛给溺水者,救人时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以免被拉入水中。
  如果有多个同伴在一起,要派出一人去寻求大人帮助。不能手拉手施救,稍不留神就会被溺水者拉下水,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