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版:文润潍坊 凡人微光

16版:光影记录

潍坊市科技馆开展
“山区科普暖心行”活动

(2025年09月24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讯(记者 刘元超)为深入贯彻落实科普资源下沉基层的号召,助力乡村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在2025年“全国科普月”期间,潍坊市科技馆联合多方力量,走进安丘市柘山镇柘山小学、潍坊峡山凤凰学校等,开展“山区科普暖心行”系列活动,为学校师生带来科技与人文交融的“科普盛宴”。
  活动均在精彩的机器人表演中拉开帷幕。灵活的机器人与机器狗做出各类高难度动作,憨态可掬又充满科技感,直观展现科技的无限可能。“一年一度气体大赛”“空气狂想曲”“了不起的泡泡”等趣味科普实验轮番上演,让孩子们在惊呼与笑声中感受气压的神奇、气体的奥秘,激发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
  科普讲座环节,潍坊市青少年科普专家报告团成员带来《人体的秘密》《神奇的塑料袋》《艺术与科学的奇妙之旅》等精彩课程,从不同角度拓展孩子们的科学视野。同时,潍坊市科技馆不仅自带展品,还特别引进省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巡展项目,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把科学知识入脑入心。
  此外,“城乡共上一堂科学课”和科普故事会活动同步开展,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对科技与生活的关系形成全新认识,深刻意识到科技既是书本知识,更是推动社会进步、造福人类的强大动力。
  “我们作为山区学校,地理条件相对闭塞,但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对科学的热爱,丝毫不逊色于城市里的孩子。本次活动不仅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科普资源,更给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一位山区教师感慨地说。
  本次系列活动既是生动的科普实践,更是充满温度的教育奔赴。潍坊市科技馆青少部负责人都晓表示,活动旨在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向基层延伸,把趣味实验、原创科普剧和科学展品送到乡村学校,真正打通科普服务“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据悉,活动创新构建了“市级科技馆+县级部门+乡村学校”三级联动机制,成功探索出可复制、可持续、可深化的科普新模式与输送新路径,搭建起“馆校合作”新桥梁,真正让科学雨露润泽乡村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