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增多,血液黏稠度升高,加上空调房内外温差大,容易引发血压波动,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那么,老年人出现哪些症状需警惕心脑血管疾病?日常如何预防?潍坊市中医院老年医学一科副主任医师张利华作出解答。
□本报记者 常方方
警惕四类症状
胸闷、胸痛,疼痛可放射至肩背、手臂、手指、下颌等部位。
心悸、气短,夜间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
上腹胀痛不适等胃肠道症状。
头晕、肢体瘫痪、突然意识丧失和抽搐等脑循环障碍。
出现以上症状,可用“四步急救法”: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就地平躺休息-服用急救药物-耐心等待急救人员到来。
做好这五点
●科学补水
建议每天饮水1500毫升-2000毫升(心肾衰竭患者除外),应少量多次,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增加心肾负担。不建议喝冰水,以免刺激血管收缩,诱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
●勿过度贪凉
一般情况下,室内外温差应不超过5℃,避免频繁进出冷热交替的环境导致血压骤升。避免空调直吹,尤其不要对着头部、颈部,空调温度建议不低于26℃。
●清淡饮食
适当吃些香蕉、菠菜、土豆、冬瓜等果蔬,帮助稳定血压。少吃咸菜、腊肉、油炸食品,减轻血管负担。严格控制高糖食物或冷饮,以免引发血糖波动和肠胃不适。
●适度运动
清晨或傍晚可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柔和的运动,每次不超过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高温时段(10时-16时)避免外出活动。
●按时吃药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坚持规律服药,切勿自行减药。突发胸痛、头晕、呼吸困难时别硬撑,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