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肛肠病患者,对于肛肠病术后的镇痛手段和术后大便管理等方面并不了解,针对肛肠病患者关注的相关问题,记者联系到了潍坊市中医院肛肠科主任李士国。
┬本报记者 王路欣
肛肠病术后注意哪些细节?
肛肠科术后换药对于创面恢复十分重要。换药时,患者尽量放松肛门,配合换药,一般不适感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术后大便管理中,有一些“反面教材”,比如有一些患者为了避免排便,或者降低术后疼痛,采取不吃饭或者只吃水果的做法,导致不排便或排稀便。这些做法都不可取,患者术后不吃饭会造成水电解质失衡、低血糖、营养不良等,影响创面愈合。稀便会导致创面卫生不好护理、加重疼痛,且易出现肛门狭窄。
建议患者在肛肠手术麻醉结束后,术后当天饮食以清淡软质的粥、米糊等为主,不宜吃得过多,避免术后解大便。术后一日可恢复正常饮食,但应选择富含营养易消化、高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麦面包、鸡蛋羹等,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预防便秘。可以适当活动,但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术后有哪些镇痛手段?
肛门周围神经丰富、敏感,疼痛通常是术后正常现象,当肿胀疼痛较为严重时,需积极治疗。药物治疗是缓解肛肠手术后疼痛的主要手段,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长效止痛药物的局部封闭注射 在患者手术结束后和麻醉苏醒前,医生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的方式减轻患者疼痛感。该方式具有效果好、持续时间长、毒副作用小的优点。
患者自控镇痛,俗称镇痛泵,持续基础剂量维持镇痛浓度,患者按压自控键追加单次剂量(不疼的时候不按,疼了就按)。此技术个体化用药,止痛效果迅速,患者本人有参与控制疼痛的主动权,减轻术后焦虑状态。
表面麻醉药物 利多卡因凝胶、奥布卡因凝胶、达克罗宁胶浆,这些药物在止痛的同时,可润滑肛管,使排便更为顺畅。
口服止痛药物 非甾体止痛药通过抑制体内的炎症介质产生,缓解炎症和疼痛。阿片类止痛药物主要用于中到重度疼痛治疗。
此外,一些中医特色疗法也有镇痛效果,如耳穴压豆、穴位埋针等可镇痛安神。中药熏洗治疗也有消肿止痛、活血生肌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