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文润潍坊 凡人微光

16版:光影记录

儿童保健做好三个方面

(2025年02月2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路欣
  雨水时节,气候多变,天气忽冷忽热。此时,人们腠理疏松,若卫气不固,易外感风寒湿邪,尤其是儿童群体更易中招。对此,潍坊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副主任李继晖为市民介绍儿童保健的三大重点。
  首先,雨水节气之后,外界阳气渐生,阴寒未尽,此时孩子身体阳气尚未充盛,切勿过早减衣,要做好“春捂”,穿衣应“下厚上薄”,护好阳气应注意三个部位:头为诸阳之会,外出时应佩戴帽子或围巾,避免寒邪直入,损耗阳气;注意腰腹部保暖,前顾脾胃,后护肾阳;寒从足生,冷从腿来,因此要注意腿部和足部的保暖。
  其次,雨水时节易致一些孩子湿气过盛,湿困脾胃,春季肝气旺盛,最易克制脾脏,两者都会影响脾胃功能。尤其对于6岁以下脾胃功能尚未健全的孩子们,更容易出现腹部胀满、脐周疼痛、口中异味、食欲不振、积食等多种病症。建议多吃新鲜果蔬,饮食宜少酸多甜,可选择百合、山药、蜂蜜、莲子、芡实、茯苓等食品,还应补充水分。
  最后,疏肝养阳也非常重要。中医认为肝主生发,春季肝气旺盛,肝木易克脾土,故春季养生不当容易损伤脾脏,从而导致脾胃功能下降。因此,这个季节,孩子们应多放松心情,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
  此外,李继晖建议,通过艾灸温养脾脏,提高人体的阳气,从而抵御寒湿之邪的侵袭。一些孩子可以进行特色中医外治疗法脐灸。其中,小儿脐灸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辨证、组方后,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药气吸收快的特点,将药物研成极细药末,填满脐部(即神阙穴),以面团为隔灸之物,上置艾柱进行熏灸,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调节人体的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特色中医外治法。艾灸疗法尤其适合寒湿困脾造成的脾胃功能虚弱、体内寒湿停留等症的孩子,能够促进水湿代谢、强健脾胃功能,起到治疗和调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