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文润潍坊 凡人微光

16版:光影记录

人工晶体选择有啥讲究

(2025年02月2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路欣
  白内障是老年人常见的眼科疾病。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功能多样的人工晶体,白内障患者该如何选择?植入的人工晶体会不会“用坏”?近日,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采访了潍坊市中医院眼科主任李瑞东。
  什么是人工晶体
  人工晶体用于替代混浊的天然晶体,相当于给眼睛重新安装清晰的“镜头”。不同类型的人工晶体可以提供不同的视力矫正效果。目前市面上包含单焦点人工晶体、多焦点人工晶体、景深加强EDOF(新无极)人工晶体、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四个类型。
  单焦点人工晶体:只有一个焦点,看远清晰,看近比如读书、看报、刷手机,必须戴上老花眼镜。适合人群为已经习惯戴老花镜、术后不需要近距离用眼的老年人群。
  多焦点人工晶体:包含衍射双焦点型、衍射三焦点型、区域折射双焦点型。解决白内障的同时,能将近视、老花眼等屈光不正的问题一起解决。术后不需要再配戴近视镜、老花镜。适合人群为术后不想配戴老花镜、眼底没有异常的老年患者以及对视觉效果有更高要求的年轻患者。
  景深加强EDOF(新无极)人工晶体:也称连续视程人工晶体。光线经人工晶体形成焦线,达到扩展景深或延长焦深的效果,扩大物像清晰范围。此类晶体可提供较好的中、远视力,视觉干扰小,但看近处欠清。适合人群为有不同距离视物、反复看远看中需求的患者。
  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可与单焦、多焦或景深加强型人工晶体组合使用。适合人群为有散光矫正需求的患者。
  白内障患者如何选择
  没有完美的人工晶体,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患者术前需要接受全面的眼部检查。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再结合患者用眼需求,选择合适的人工晶体。
  患者要了解自身的用眼需求,是否需要远、中、近距离都清晰。远距离代表性活动为看电视、驾车、拍照等;中距离为看电脑、弹乐器、烹饪、剃须、化妆等;近距离为看手机、阅读等。
  多焦点和散光矫正型人工晶体可能在夜间产生炫光、伪影等视觉干扰,不建议夜间驾驶者选用。若有术后不戴眼镜的需求,在医生评估眼部条件符合的情况下,可选用多焦点人工晶体。
  
  植入的人工晶体能使用多久
  一般情况下,人工晶体安装到眼内后,是不需要更换的,它的使用寿命是终生的。
  通常只有遇到一些极其特殊的情况,才考虑为患者更换人工晶体。比如,人工晶体引起眼内不良反应;各类原因导致人工晶体脱位;人工晶体混浊再次影响视力等。
  其实,人工晶体本身发生混浊,在临床上是非常少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