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文润潍坊 凡人微光

16版:光影记录

“志愿红”夫妻档
携手传递正能量

(2025年02月2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本报记者 李洪明(署名除外)
  青州市高柳镇南马兰村七旬夫妇孙茂春、王爱花热衷于在村里做公益,带动该村“美德银行”建设,2024年志愿服务总时长618.3小时,成为全体村民学习的榜样。现在,全村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红火开展,形成了风清气正、团结互助的淳朴村风,一个个崇德向善的暖心故事在村里上演。
  2月22日,记者在南马兰村见到了正在清扫街道的王爱花,她看到绿化带里有垃圾时,会弯下腰一一掏出。“我已经70多岁了,加入志愿服务队5年来,每天干劲十足,身体状态也越来越好。能为村民们做点事,我很开心,会一直坚持下去,也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王爱花笑着说。
  提起孙茂春、王爱花夫妇,村里人都会由衷地竖起大拇指。他们既是南马兰村最美“志愿红”夫妻档、热衷公益的带头人,又是对村里年轻人关爱有加的热心人。
  平时,孙茂春、王爱花在早上7时开始义务打扫村庄道路,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在打扫卫生的过程中,他们还向村民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鼓励大家共同参与。在他们的带动下,更多人接过了他们手中的“扫帚”,主动参与到美丽家园创建中来。
  “孙茂春、王爱花夫妇的行为让大家非常感动,也让村民认识到维护村庄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村志愿服务队队长鲁洪华说,不仅村庄卫生得到了明显改善,邻里关系也变得更加密切,形成一股文明和谐新风。
  作为垃圾分类的志愿者,孙茂春、王爱花走进100多户村民家中进行宣讲,用朴实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其间,他们夫妇与一群有着同样目标的宣传员、志愿者,组建了一支垃圾分类宣传“轻骑队”。“轻骑队”平时骑着车子绕着村庄宣传,随骑随停,让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变得更加灵活、便捷。“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变废为宝,卫生环保,生活环境更美好。”孙茂春说。
  另外,孙茂春、王爱花组织志愿者举办小型文艺节目,丰富村民的娱乐生活。在村幸福食堂里,从择菜到做饭,也总能看到夫妻俩的身影。王爱花还为村里的老人义务剪发,其娴熟的技艺赢得一致好评。
  “村‘美德银行’志愿服务队去年开展了百余次志愿服务活动,为村里节省开支16.5万元,孙茂春、王爱花夫妇志愿服务总积分1236.5分,被评为年度最佳志愿者。”村党支部书记王寿军说。
  从人居环境的整治到幸福食堂的打造,从树木的修剪到路牙石的修理,从助力便民服务进社区到参与各类活动,孙茂春、王爱花夫妇在公益路上留下了一串又一串闪光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