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路欣
雨水节气后,气温回升、降水增多。此时天地间阳气渐升,草木萌发,但寒湿交替的气候易伤脾胃。中医认为,雨水养生重在“健脾祛湿、护肝养阳”,通过饮食调养可顺应自然,润养身心,提升免疫力。对此,潍坊市中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张永超和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潍坊呼吸病医院)中医科副主任杨玲玲为市民推荐四款药膳。
药膳一 茯苓山药排骨汤
用料:茯苓15克,山药200克,排骨300克,生姜3片。
做法:排骨焯水后与茯苓、姜片同煮1小时,加入山药再炖20分钟,加盐调味。
养生功效:健脾祛湿、补气益肾,适合体虚乏力、湿气重者。
药膳二 玫瑰薏米红枣粥
用料:粳米100克,薏米50克,干玫瑰花5克,红枣6颗。
做法:薏米提前浸泡2小时,与粳米、红枣煮至软烂,撒入玫瑰花焖5分钟。
养生功效:疏肝解郁、养血安神,缓解春困和情绪低落。
药膳三 金橘芡实小米粥
材料:金橘20克,芡实100克,小米50克,生姜少许。
做法:将金橘洗净切片,芡实、小米淘洗干净,然后把所有食材一同入锅,加水适量,大火煮开,改用小火熬成稠粥即成。
功效:健脾养胃、疏肝理气。
药膳四 砂仁陈皮鲫鱼汤
材料:砂仁6克,陈皮10克,鲫鱼300克至400克,芫荽4棵,生姜3片。
做法:砂仁打碎;陈皮浸泡去瓤;芫荽洗净;鲫鱼宰净,去鳞、肠杂,置油锅慢火煎至两面微黄。先把陈皮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大火煲沸后加入鲫鱼,再次煮沸后改为小火煲2小时,放入砂仁稍煮,加入适量芫荽及食盐和生油便可。
功效:理气和中、健脾利湿,尤其适用于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