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版:冲巴 聚焦巴黎奥运会

16版:光影记录

小黄瓜抚慰心灵

(2024年08月06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翠珍
  烈日炎炎,蝉鸣声声,等一场雨,等一阵风,安顿人的倦意,都不及一盘绿莹莹、水灵灵的黄瓜菜,更能唤醒人的味蕾,浇灭人的浮躁。
  黄瓜,是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也是夏日不可或缺的一道“硬菜”。黄瓜,可生食、可凉拌、可热炒。童年时,物质匮乏,瓜果稀少,黄瓜就是我们可以吃到的水果。从植株上摘下,不用担心有农药残留,拿起来用手搓一搓,“咔嚓”一口咬下去,满嘴生津,清香四溢。酷暑时节,母亲上工前,就把几根黄瓜放进盛满凉水的桶里,中午回到家,捞出冰凉的黄瓜,一劈两半。如果我们刚好汗流浃背地跑回家,母亲便用刀沿黄瓜瓤两侧斜斜地轻轻一划,又凉又嫩的黄瓜瓤宛如碧玉,脱颖而出。我们一手提溜着,一手托着,一吃凉滋滋,简直是盛夏的美味。母亲把黄瓜切片,只用蒜泥和酱油一拌,一盘清热解暑的黄瓜菜就上了桌。
  如今,生活越来越富足,大鱼大肉摆满餐桌的时候,黄瓜却仍占据着餐桌的一席之地,它依然如故地染香悠悠岁月。黄瓜拌豆腐、黄瓜拌油条、黄瓜拌肉炒肉、黄瓜拌鸡蛋炒鸡蛋、黄瓜拌虾仁炒虾仁……黄瓜成了很多食材的黄金“伴侣”。最简单的大概是白糖拌黄瓜,把黄瓜一拍,摆入盘中,在黄瓜上撒满白糖,便有了一个风情万种的名字——青龙卧雪。吃过很多油腻的荤菜后,一盘“青龙卧雪”上桌,很快便被一扫而空。早上煮一碗清汤面,人们也喜欢把黄瓜切成细丝,撒到面条上,青青白白,开启美好的一天。
  黄瓜,曾用名“胡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张骞使西域得种,故名‘胡瓜’。”小小黄瓜,竟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那位叫张骞的青年义无反顾地策马西行,走向西域——那个未知的地方。一个转身,便是13年的披荆斩棘,归来已是中年人。但,正是张骞,打通了东方大国经略西方的丝绸之路,也带回了大量西域的典籍和物产,胡豆、胡麻、胡桃、胡瓜等便是张骞带给我们的礼物。弹指间,两千多年已过。黄瓜染香了我们的晨昏岁月,我们是否还记得张骞当年的长途跋涉?是否理解他坚定不移的信仰?黄瓜的清香,恰如张骞凿空之旅的澄澈心境,人生漫漫,只要坚守信仰,万物皆有回转。
  要说会吃黄瓜的,还得是美食家汪曾祺。他在散文《家常酒菜》中对黄瓜菜的描述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黄瓜切成寸段,用水果刀从外至内旋成薄条,如带、成卷……嚼之有声,诸味均透,仍有瓜香。”读着就让人垂涎欲滴。而论钟情黄瓜菜的,要数宋朝的陆游:“白苣黄瓜上市稀,盘中顿觉有光辉。”试想,三五好友相聚,上一盘在那个时节还很稀少的黄瓜菜,碧玉般惹人眼,那是何等的奢侈?当然要吟诗记录啦。
  如今,一年四季,一日三餐,只要你想,都可以用一盘黄瓜抚慰心灵。今天,
  你吃黄瓜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