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通讯员 李晓雯
近日,因不慎淹溺入院的周先生(化姓)的家属来到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为急诊科医护团队送来了一面绣有“医者仁心 救死扶危”的锦旗,向医院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及时抢救和精心治疗表示感谢。当时医院ICU联合多学科评估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给予周先生持续俯卧位通气。经过治疗,周先生目前已逐渐康复。
近日,周先生不慎坠入污水管道,情况危急。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紧急赶赴现场,急救人员配合消防人员对周先生实施营救。在送院途中,急救人员给予周先生清理污物、保持呼吸道畅通、氧气吸入并注射药物等急救措施。到达急诊科后,抢救室医护人员立刻为周先生建立人工气道,吸引呼吸道内的污水污物,给予相应的抢救措施。因周先生病情危重,第一时间转入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进行治疗。在EICU内,医护人员为其进行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清理支气管内的污物,进行肺泡灌洗。周先生因淹溺导致多脏器不同程度损伤,持续呼吸机辅助通气,并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但效果一直不甚理想。
医院EICU联合多学科评估病情,制定个体化抗感染、抗休克等治疗方案,给予周先生持续俯卧位通气,通过重力作用改善肺的顺应性,促进肺扩张,引流气道分泌物,有效提高了血氧饱和度。经过医护团队数日的精心治疗,周先生目前可以下床活动,生活能够自理,转入康复医学科病房进行康复治疗。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刘勇表示,淹溺又称溺水,是指淹没或浸润于液态介质中而导致呼吸障碍的过程。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水中杂草、淤泥等阻塞呼吸道或因反射性喉、气管、支气管痉挛引起通气障碍而窒息,导致机体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俯卧位通气是一种在临床广泛应用的肺保护通气策略,通过改变卧位,可以改善肺泡通气和血流比例。通俗点讲,俯卧位通气也就是“趴着”治病,利用翻身床、翻身器或人工徒手进行翻身,使患者在俯卧位状态进行呼吸或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肺通气及血氧饱和度。此外,俯卧位通气治疗还适用于仰卧位通气不佳、肺炎、肺不张、肺水肿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