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6版:光影记录

她让瓷器和玉器融合在“拾粹坊”

(2024年07月16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杰
  7月7日,记者走进位于高新区玉清东街与蓉花路交叉口附近的“拾粹坊”发现,这里仿佛是一处隐匿于都市喧嚣中的文化绿洲,瓷器、玉器与传统老家具和谐地融入到一起,一步一景,没有一丝商业气息。这里的每一个物件都是刘晓欢从全国各地淘回来的,非常珍贵。
  37岁的刘晓欢把爱好当作事业来经营,6年时间里,坚守初心、心怀热爱,在玉器与瓷器的世界里,温润自己的同时,也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就是想通过成立‘拾粹坊’,将更多好的玉器与瓷器集中展示,为藏家搭建起一个交流的平台。”刘晓欢说。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人们不仅喜欢佩戴玉器、把玩瓷器,还把收藏玉器和瓷器作为一项投资。刘晓欢意识到,要想让更多人喜欢和了解,就要让自己的馆藏不断丰富起来。这几年,刘晓欢多次往返新疆和田、江苏苏州等地,出入各大拍卖会、拜访老藏家,也因此结交了很多有共同爱好的朋友。
  “古瓷千年,薪火相传,拾其精粹,临古成今,出于对古瓷器的喜爱和敬畏,我萌生了做仿古瓷的想法,并注册商标‘拾粹临古’。”刘晓欢说,仿古并不等于照搬,而是在仿古过程中加入自己的审美。比如,馆内一件仿明代宣德海水云龙纹高足杯,就是在宣德高足杯的基础上对器型进行了改良,更好地符合当代人饮茶习惯及审美标准,真正做到了仿古而不泥古。
  刘晓欢本就是一位对和田玉怀有深厚情感的收藏爱好者,开始尝试着将和田玉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油画专业毕业的她对审美有独特的理解,她会将从全国各地淘回来的原石融入现代设计理念,也可根据藏友的要求共创出心仪的设计作品、绘制成图,交给玉雕师精雕细琢成各式的雕刻件及镶嵌件,让一块块玉石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要想真正与玉器、瓷器文化融为一体,就要不断地学习传统文化来充实自己。“玉器、瓷器要用匠心去设计,用心去交流,在与玉器、瓷器‘打交道’的过程中,也同样收获着温暖。”刘晓欢说,曾经有位藏友拿着祖父留的一块玉石找到她,想把玉石雕刻成一个挂件随身携带,“我设计了好几天,直到顾客满意为止,最后经过镶嵌成了一个精美的吊坠。看到藏友脸上幸福的笑容,我同样也收获了温暖与感动。”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这句话足以形容刘晓欢对玉器与瓷器的专注以及深厚感情。刘晓欢说,今后希望多组织一些文化交流活动,让藏友聚在一起交流思想,让更多人喜欢上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