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贵颂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这段经典名句,是著名作家柳青在长篇小说《创业史》里说的。几十年来,被一直捧为圭臬,用来作为教育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好教材。
然而,如果结合人生的经历来审视,未必是那么一回事。
这是因为人生是一个漫长曲折、复杂多变的历程。人生就像一条河流,所流过的地方,有高山,有峡谷;有时平坦如镜,有时险峻似刀;一会温柔像绵羊,一会咆哮若虎狼。而且人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每一步都要努力奋斗,外加小心谨慎。
刚看到一则消息:英国女子贾丝明·帕里斯2024年成为“世界上最艰难的马拉松”——巴克利马拉松的首位女性完赛者。
巴克利马拉松总距离长达161公里,时间限定为60小时,选手需在起伏很大的山路上往复5圈,每圈实际距离32公里,累计爬升超过18000米,相当于在60小时内攀登2次珠穆朗玛峰。自1986年创办至2020年,这34年间,仅有15人完赛。2024年的巴克利马拉松参赛者共有34人,有5人完赛,是历年最多的一次。贾丝明·帕里斯是唯一一名女性,也是比赛举办以来第一位跑完全程的女性。她回忆自己的比赛过程时说,在这60个小时内,她只在第5圈开始前小睡了3分钟,睡眠不足导致在比赛中时常出现幻觉。“我在比赛中常看到动物,如狮子、大狗、猪等,直到我走近才发现它们是树。”在整整两天半的时间里,一个人只睡觉3分钟,其余时间全在跑步与攀登,这需要多么大的能量与毅力!在整个过程中,贾丝明·帕里斯与时间、空间展开搏斗和较量,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不是在争分,而是在夺秒!看她最后的完赛时间:59小时58分21秒。如果差1分39秒,她便功亏一篑。贾丝明·帕里斯的每一步,都十分关键,都至关重要。
刘亮程曾在《永远欠一顿饭》的文章里谈到一件事。有一天下午,他忙到天黑,又饥又累回到宿舍,胡乱地啃了几口干馕便躺下了。原想休息一会再出去好好吃顿饭,谁知一躺下便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第二天早晨,就这样给自己省了一顿饭钱。“也许就因为这顿饭没吃饱,多少年后的一次劫难逃生中,我差半步没有摆脱厄运。正因为这顿没吃饱的饭,以后多少年我心虚、腿软、步履艰难,因而失去许多机遇,许多好运气,让别人抢了先”。
听着像寓言故事,有点虚张声势且夸大其词,其实有一定道理。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说明少吃饭不行。一个人营养不良,走路突然晕厥,浑身冒汗,肯定不是因为少吃了一顿饭,而是长期营养跟不上所致。所以人在有条件的时候,不能亏待自己,如果不注意营养结构的搭配,时间一长,身体里不是铁元素不足,就是锌元素缺乏,就会这里出现毛病那里出现不适,疾病不请自来。
人生也是如此。每一步、每一天、每一次,都要认真对待,用心应付,思前想后,踏踏实实。况且,在不同的生命阶段,都有不同的关注与追求。不要幻想天上掉馅饼,不要指望投机取巧。正如下棋,必须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假如粗心大意,一招不慎,有可能招致满盘皆输。
当然了,柳青所说的关键时刻,在人生的长河中还是会遇到的。贾丝明·帕里斯在比赛之后也说:“最后几分钟很关键,也非常激烈。我在冲刺上坡,每一个细胞都在尖叫。”但即便是这样的时刻,也得有前面打下的坚实基础来支撑。只有“一寸光阴不可轻”,才能“慎终如始无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