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交界性肿瘤是一种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卵巢肿瘤,也称为“低度恶性潜能肿瘤”,若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会转为恶性肿瘤。对于相关问题,记者联系到了潍坊市妇幼保健院潍城院区妇科医生陈福健。
┬本报记者 王路欣
关键区别
良性肿瘤:细胞完全正常,无恶变倾向。
恶性肿瘤(卵巢癌):细胞异常明显,会侵犯周围组织并可能转移。
交界性肿瘤:介于两者之间,交界性肿瘤本身不是癌,但有极低概率“升级”。发病年龄多见于育龄期女性(20岁-50岁),约占卵巢上皮性肿瘤的10%-15%。
早期常无症状,多在体检或妇科检查中发现。肿瘤较大时,可能出现下腹部坠胀或隐痛、腹部包块、腹胀(因肿瘤压迫或腹腔积液)。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超声显示卵巢肿块的大小、形态(如囊实性、有无乳头突起等);CT/MRI评估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是否有腹腔播散。
肿瘤标志物 CA125(糖类抗原125又叫癌胚抗原125,临床常用的肿瘤标志物)部分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可能升高,但敏感性有限;CA19-9(癌抗原19-9,是一种与胰腺癌、胆囊癌、结肠癌和胃癌等恶性肿瘤相关的肿瘤标志物)黏液性交界性肿瘤可能升高。
病理诊断 需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经病理检查观察细胞形态、增殖活性等。
预后与随访
卵巢交界性肿瘤生长缓慢、转移风险低,但有一定复发可能,需根据年龄、生育需求等选择手术切除为主,多数预后较好,需长期随访。
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需根据患者年龄、生育需求及肿瘤分期等制订具体方案。年轻且有生育需求者可行单侧附件切除或肿瘤剔除术,保留子宫及对侧卵巢。无生育需求或绝经女性建议全子宫+双附件切除,降低复发风险。晚期或复发患者需扩大手术范围,必要时辅以化疗或靶向治疗。术后前2年每3个月-6个月要复查,包括肿瘤标志物等,之后每年进行1次全面检查。
陈福健建议女性朋友要定期体检,尤其是育龄期女性,每年都要进行妇科超声、肿瘤标志物检查;有家族癌症史者可考虑基因检测(如BRCA1/2),评估风险;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避免长期使用外源性激素。
卵巢交界性肿瘤是一种相对“温和”的卵巢肿瘤,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重视随访。如有疑问建议尽早咨询医生,切勿因盲目保守治疗错失最佳手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