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少人喜欢健身,然而对于女性而言,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隐形关卡”——盆底功能筛查。为什么健身前要关注盆底功能?筛查之后如何制订精准健身方案?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联系到了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盆底康复治疗中心负责人卢昭昭。
┬本报记者 王路欣
健身前为什么要关注盆底功能
卢昭昭表示,女性的盆底肌就像一张富有弹性的“隐形吊网”,默默承托着膀胱、子宫、直肠等重要器官。它不仅掌控着排尿、排便,还维系着核心稳定,并深深影响着性生活品质。
很多运动都会急剧增加腹腔压力,比如跑步、跳跃、深蹲、硬拉、卷腹等,这些运动产生的力量会不断向下冲击,考验着这张“网”。如果“网”本就松弛无力(因分娩、长期久坐或年龄增长导致),做高冲击运动时就可能引发或加重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问题。还有一种情况,如果“网”长期处于过度紧张、无法放松的状态,而你又在这种状态下盲目训练,不仅会让健身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还可能导致盆底疼痛与性生活不适等。
盆底功能筛查是评估盆底肌功能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发现盆底肌功能障碍等问题,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筛查就像一次“摸底考试”,它的目的不是限制运动自由,而是为运动保驾护航,让运动更安全、更高效。
盆底功能筛查过程无痛、无创,通常包括问诊、手检肌肉测试、仪器评估等。医生会先询问患者的生育史、是否有盆底功能障碍相关症状,如尿频、尿急、尿失禁等,还会了解患者既往病史等信息,这有助于初步判断盆底功能状况。之后通过手检肌肉测试、仪器评估等方式,了解盆底肌的功能状况。
筛查后如何合理健身
筛查结果就是身体的“使用说明书”,可以按照自身情况科学运动。
如果筛查结果正常,可以放心地享受各种运动,建议女性朋友在日常训练中加入盆底肌维护练习(如凯格尔运动)作为常规项目,增强盆底肌肉的张力。
如果筛查发现肌力弱或松弛,则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激活和强化盆底肌。在肌力达标前,要避免做高冲击运动,可以选择对盆底友好型运动,如游泳、瑜伽(避免过度增加腹压的体式)、普拉提等。
如果发现盆底肌张力高,应该先做盆底的放松治疗、解痉治疗,待盆底肌张力恢复正常后,可以适当进行凯格尔运动。盆底肌张力没有恢复正常时,不建议进行凯格尔运动。
如果有盆底肌按压疼痛症状,首先要解决疼痛问题,肌肉按压疼痛是缺血造成的。磁电物理治疗、腹式呼吸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真正的自律是对健康的长期投资。一次简单的盆底功能筛查,不仅是洞察身体的窗口,更是对自己最深切的尊重与关怀,科学规划,才能让自己的健身成果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