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

07版:志愿之城 温暖潍坊

16版:光影记录

79岁老人淘到罕见“双狮牡丹”木版年画

专家称该作品填补我市工艺美术早期发展样品空白

(2025年08月26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晓梅
  家住潍城区十笏园小区今年79岁的滕东野老人十分喜欢收藏老物件,他在20年前收藏《中国工艺美术》一书,上面刊载有一张潍坊木版年画“双狮牡丹”图。最近,他在古玩市场上发现了同书上一模一样的“双狮牡丹”木版年画,这让他又惊又喜,当即买下收藏。经我市相关专家鉴定,此年画非常珍贵,实属罕见。
  8月21日,记者来到滕东野老人家中,看到了《中国工艺美术》一书,该书是1959年6月出版,收录了陶瓷、雕塑、金属工艺等七个大类的很多作品,有200余幅图片。书的第249页上刊载了一张“双狮牡丹”木版年画图,图片是黑白色,左下方写有“山东——潍坊木版年画”字样。“这本书是20年前我在北京一个古玩市场上淘到的,当时看到书上有潍坊的年画图片,觉得很珍贵,就买下来了。”滕东野说,这本书他很少去翻看。前几天,他在城区一个古玩市场上闲逛时,发现了一幅“双狮牡丹”木版年画,感觉与《中国工艺美术》上的“双狮牡丹”年画图极为相似,便买了下来。
  记者看到,这幅“双狮牡丹”木版年画长约45厘米、宽约30厘米,画面色彩鲜艳,上面狮子、牡丹形象生动。年画右下角处有“郭兰村作 张传信刻 中国潍坊年画”字样。仔细对比,这幅年画与《中国工艺美术》上刊载的“双狮牡丹”图案几乎一模一样。
  “我认为这是同一幅作品,1956年,潍坊市生产联社成立工艺美术设计研究室,这幅年画的作者郭兰村当时任主任,他带领设计员大搞设计创新,这在孙立荣编著的《潍坊古典年画》一书里有记载。”我市文史兼美食作家于家干表示,郭兰村的这幅“双狮牡丹”木版年画应该是1956年之后创作,后被刊载于《中国工艺美术》。
  潍坊市工艺美术协会党支部书记丁传信看到这幅“双狮牡丹”木版年画后激动不已,他连声说:“这幅郭兰村作的‘双狮牡丹’木版年画非常完整,实属罕见,是一件非常珍贵的作品,填补了我市工艺美术早期发展样品的空白。”
  记者了解到,滕东野老人还收藏了一本1956年出版的《美术》杂志,上面刊载着潍坊市年画生产合作组的“学文化”年画图片,“我教妈妈学文化,妈妈教我学绣花”画面亲切自然,同样很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