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版: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村村有好戏

07版:志愿之城 温暖潍坊

16版:光影记录

返乡创业青年赵洋:

培养农民主播 把昌乐好品卖火了

(2025年08月26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赵洋在直播带货。
  □文/图 本报记者 刘晓杰 通讯员 郝际文
  整合4600余亩农业基地、打造云仓供应链平台、实施电商创业孵化、“云端”销售昌乐农特产……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昌乐县的潍坊鸢都精选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看到,集生产供应、物流配送、直播电商培训、线上线下销售等于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条已初步形成,它的创办者是35岁的返乡创业青年赵洋。
  赵洋是昌乐县宝城街道孙富庄村人,2013年从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毕业,干过施工员、放线员,后来决心投身家乡的创业大潮。为补齐自己没有管理和销售经验的短板,他制定详细的创业计划,并根据计划从事楼盘销售、商超经营、菜博会运营管理等工作,在边干边学中积累管理和销售经验。
  “2015年,我选择农业作为创业方向,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创办了自己的公司。”赵洋说,也就是那一年,他辞去工作,参与创立昌乐县职业农民创业孵化基地,创办昌乐县火山职业培训学校有限公司,通过面向农民开展农技培训、测土配肥、农资供应、创业孵化等业务,不仅赚取了“第一桶金”,还培育种植和养殖大户326个、专业合作社174家,拥有了一批稳定的客户。
   赵洋介绍,昌乐的农产品特色鲜明、品类丰富,具备做好“土特产”文章的先天条件。为改变本地的南瓜、甜瓜、西瓜等农产品大多利润薄、靠走量的状况,2024年他成立潍坊鸢都精选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整合农业产业链条,投身农业创业热潮。
  创业之路并非坦途。“创业伊始,招不到合适的直播电商人才,我就请‘网红’带货,销量是上来了,但利润却没留下多少。”赵洋说,为留住利润、带农增收,他决定培养自己的直播“网红”。他联系省电商协会,聘请专业人员,举办了6期直播电商公开课,共培训300多人。从这些培训的人员中,他发掘优秀的电商主播,与他们建立“创业合伙人”的关系。通过分工协作,短短一年时间,他不仅把营业额做到了5000多万元,还培养了一批农民主播。
  “整合比拥有更重要。”赵洋说,早在创业之初,他就把整合农业产业链条作为发展方向。
  做强产业链,供应链是关键。赵洋参股潍坊白浪河桃花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在红河镇等地拥有4600余亩的农业生产基地,依托优良的土壤、水源等自然禀赋,种植甜瓜、百合、五彩椒等农产品,有了优质、稳定的农产品供应保障;在乔官镇,他发展火山农业产业联盟,设立了158个乡村振兴服务站,孵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6家,为周边村庄的农民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在需求端,他发力线上线下销售,组建了20余人的营销团队,线下与上海等地的商超建立稳定合作,线上通过抖音等平台将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在农产品物流方面,他链接资源建设了3万吨的冷库和1万平方米的云仓。通过对农业产业链整合,初步形成“生产-供应-物流-销售”全链条的产业体系。
  “创业之路,没有终点。”赵洋说,他会不断地探索,争取将家乡好品卖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