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刘晓梅 通讯员 庞岩
在昌乐县五图街道,提起小刘,很多老人都伸出大拇指为他点赞。小刘名叫刘清瑛,今年19岁,在当地开了一家餐馆。他请老人吃饭、义务为老人理发、为环卫工人送西瓜送水……大街小巷经常看到他做好事的身影,他还带动父母、亲戚朋友加入做公益的行列。
近日,小刘像往常一样来到五图街道东上疃村,为村里的老人义务理发。一把椅子、一把剪刀、一把梳子,简单的工具承载着小刘对老人满满的关怀。“小刘为我们理发有三年了,他可是咱们五图的‘活雷锋’啊!”老人的话语里满是赞赏。
“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爷爷买来理发工具,让我学理发,这些年我逐渐掌握了理发技巧,除了我的爷爷、姥爷,我还给村里的老人理发,能为他们做点事,再累也高兴。”小刘说。
除了理发,小刘还经常请五图街道的老人们吃饺子、吃羊肉。他忙前忙后,凌晨3时起床和面、调馅、包水饺,看到老人吃着香喷喷的水饺,他心里别提多开心了。今年端午节,小刘煮了满满一大锅粽子,送到五图街道后店子村的老人家中,暖了老人的胃,更温暖了他们的心。这几天,天气炎热,小刘又来到街上,为辛苦的环卫工人送上解渴的西瓜、矿泉水……
“我觉得公益不分大小和职业,帮助别人能让我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小刘说,他只是想为社会做一点贡献,把正能量传递下去。
“我初中毕业后学修车、学家电安装等,那时候年龄小,有很多人帮助过我,所以我现在愿意尽全力帮助他人。”小刘说,此前他了解到村里的老人外出理发不方便,便决定为他们提供免费理发服务,老人们的真诚笑容让他深受触动。2024年,18岁的他决定创业,只有自己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才能把公益事业坚持下去。
去年8月份,小刘在五图街道开了一家餐馆,生意还不错。他把餐馆挂牌成为“户外工作者爱心驿站”,为环卫工人、大货车驾驶员等提供喝水、休息的场所。有了经济收入,他更力所能及地帮助当地的一些老人,请老人吃饭,为困境老人送爱心物资等。
“我会继续努力,未来我要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小刘说,只要能帮到他人,就是他理解的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