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以燃香为笔 历时三个月烙绘14米抗战史诗

21岁青州女孩关晨馨用作品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坚守

(2025年08月20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图 本报记者 郭超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青州市焚香烙画手艺人关晨馨,历时3个月,创作了一件以艺术语言诠释抗战精神的作品——《铭抗战史凝民族力·踏复兴路圆中国梦》。她希望通过这件作品,歌颂和平,祝福祖国。
  今年21岁的关晨馨是土生土长的青州人,大学期间开始接触焚香烙画,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目前在潍坊城区一家文化部门工作。
  谈起创作这件作品的初衷,关晨馨打开了话匣子。“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英雄们的付出,自己很幸运生活在这个和平年代,所以,我希望通过艺术方式来表达我对祖国的美好祝福。”关晨馨说。
  首次尝试创作如此宏大题材的作品,关晨馨起初并不自信。思来想去,她决定把这个想法告诉自己的师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焚香烙画代表性传承人杨祖乾。面对爱徒的想法,杨祖乾给予了大力支持。于是,关晨馨从5月开始,正式投入创作。
  “其实对我这个年龄来讲,如何精准地把抗战事件呈现在作品上,难度非常大。而且,抗战事件意义重大,选取哪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花费了我不少心思。”关晨馨说。眼前的困难并未让关晨馨退缩。她从网上一点一点查资料,对每个抗战节点、事件、人物等,均与师傅、父亲进行详细探讨。
  据悉,焚香烙画又称香烙画、香薰画,即用秘制熏香在宣纸上烙画,采用“积点成线、积线成面”的方法。作品若要烙出丰富的层次、细腻的色调和逼真的立体感,每一步都需精准控制温度,稍有不慎就会前功尽弃。为此,关晨馨每天下班后,便匆忙地返回青州,夜深人静时投入到创作当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关晨馨历时3个月,作品于近日创作完成。作品总长14米,象征着中华儿女历经14载浴血奋战,最终获得胜利,3个篇章分别为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以及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成就,力求展现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程。
  “创作这件作品对我来说其实是次不小的挑战,但我也收获了很多。希望通过作品表达当代年轻人的爱国情怀,同时也希望让更多人了解、传承潍坊的非遗文化。”关晨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