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对于一些老年风湿患者而言,是关节炎症复发或加重的“高危期”。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如何应对?对此,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潍坊呼吸病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艳作出解答。
□本报记者 常方方
春季风湿痛加重的原因
气候多变,湿冷交替
湿度增加:春季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增加,潮湿环境易导致关节周围组织水肿,压迫神经,从而引发疼痛。中医认为“湿邪黏滞”会加重关节僵硬和酸胀感。
温差波动大:春季气温忽高忽低,血管收缩舒张频繁,关节滑液分泌异常,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释放增多,疼痛敏感性上升。
气压变化影响关节压力
春季低气压天气较多,关节腔内压力与外界气压失衡,可能导致炎症性关节囊扩张,刺激痛觉神经。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气压下降时疼痛评分明显升高。
免疫系统活跃,炎症反应增强
春季万物复苏,人体免疫系统进入活跃期,对于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免疫系统可能出现错误,将其攻击方向错误地指向自身正常组织,从而导致关节炎症加剧。部分患者春季过敏反应增多,可能间接加重关节炎症。
活动量增加,关节负担加重
天气转暖后,人们户外活动增多,若突然增加运动量或运动姿势不当,可能加速关节磨损,诱发疼痛。
日常应对措施
防寒防湿,注重保暖
穿戴护膝、护腕等保护关节,避免直接暴露于冷风中。
合理饮食,抗炎调理
增加Omega-3脂肪酸(如深海鱼、亚麻籽)食物的摄入,抑制炎症反应。减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避免诱发关节炎症。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如牛奶、蛋黄),改善骨骼健康。
适度运动,强化关节
选择低冲击的运动项目,如游泳、打太极拳、练瑜伽,增强肌肉支撑力,减少关节压力。避免爬山、爬楼梯等负重活动。
规范治疗,定期复查
遵医嘱使用抗风湿药物(如甲氨蝶呤、生物制剂),不可随意停药。若疼痛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物理疗法辅助缓解
热敷,适用于慢性疼痛,可促进血液循环。
冷敷,适用于急性肿胀,帮助减轻炎症。
中医辅助疗法
艾灸、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在医生指导下尝试祛湿中药(如薏苡仁、羌活),辅助治疗。
风湿关节痛与天气的关系因人而异,建议记录每日疼痛与天气变化的关系,方便医生制定个性化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