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常方方
“千金难买老来瘦”这句俗语让不少老年人认为瘦代表健康,甚至刻意追求瘦。然而,事实如此吗?听听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潍坊呼吸病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晓静的分析。
老年人太瘦有多种健康风险
免疫力下降。身体消瘦往往意味着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会削弱免疫系统,使老年人更容易感染疾病,且恢复速度慢。
骨质疏松风险增加。体重过轻会影响骨密度,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伤口愈合缓慢。营养不良会导致蛋白质缺乏,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认知功能下降。研究表明,体重过轻的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认知功能下降,甚至增加患老年痴呆的风险。
死亡风险增加。多项研究证实,老年人的体重指数(BMI)与死亡率呈U型关系,过瘦和过胖都会增加死亡风险。
老年人应科学管理体重
老年人应摒弃“越瘦越好”的错误观念,将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内。科学管理体重,可参考以下建议:
均衡营养饮食。保证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鱼、禽、蛋、奶、豆制品,以及新鲜蔬菜水果,适量吃些坚果和粗粮。
适度运动。老年人应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打太极拳、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还可以配合力量训练,以保持肌肉量和骨密度。
定期监测体重。每月至少称一次体重,并记录变化。如果体重明显下降,应及时就医,排除潜在疾病。
保持良好心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维持健康的体重。老年人应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保持心情愉悦。
此外,老年人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应及时就医:体重在短时间内明显下降(如半年内下降5%以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吞咽困难等症状;长期疲劳乏力、精神萎靡、情绪低落等症状。
李晓静提醒,老年人并非越瘦越好,保持健康的体重是关键。通过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定期监测体重和保持良好心态,帮助远离疾病,享受健康长寿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