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刘燕
说到芦荟,很多人并不陌生,但说起芦荟种植,却不一定了解。近日,记者了解到,昌乐的刘浩辞去北京的工作回到老家种芦荟,转眼13年过去了,41岁的刘浩如今俨然成为芦荟种植大户。他种植的芦荟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做起了面膜、护肤品等深加工,走上发家致富路。
刘浩的芦荟大棚位于昌乐首阳山旅游度假区三官庙村。采访当天,棚内温度高达30℃,满棚的芦荟长势喜人,最高的达1米多,叶子高翘笔直、鲜翠欲滴。在大棚的一角,刘浩正身着短袖刨芦荟、捆芦荟。抱着一棵棵沉甸甸的芦荟,他的脸上透出丰收的喜悦。刘浩表示,自己种的芦荟不仅个头大,经济价值也高,从芦荟叶中萃取的芦荟胶还具有一定的消炎杀菌和美容功效。“芦荟汁不仅可以给面部深层补水,还能给皮肤进行晒后修复,美容店里使用芦荟比较多,效果非常好。”刘浩说。
据了解,刘浩大学毕业后在潍坊一中当了5年音乐老师,之后辞职前往北京闯荡,“漂”了两年后返回昌乐老家创业。一个偶然的机会,刘浩接触到了芦荟产品,想到家里的老人曾种过芦荟,有一定的种植经验,便开始种芦荟。“刚开始出去考察了不少地方,先种了一小部分,慢慢地不断发展,现在在三官庙村有20亩大棚。”除了在昌乐种植芦荟外,刘浩还成立了合作社,辐射到济南、东营、威海、烟台、南京、河南等地,总种植面积超600亩。
芦荟种植看似比种其他作物简单,但是管理起来容不得半点马虎。“芦荟属于热带植物,棚内温度要保持在30℃左右,每天都要有专人控制棚内的温度。”刘浩说。为此,他还专门从周边村庄找了村民前来管理,做好浇水、拔草等工作,既带动了周边劳动力,又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刘浩在做好芦荟销售的同时,还研究芦荟的深加工,成立生物科技公司,研发面膜、护肤品等产品,并创立了自己的护肤品牌,如今在全国拥有400多家加盟店。“下一步,我们计划从线上寻找商机,培养自己的直播带货团队,让更多的人用上我们的产品。”刘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