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0版:公益广告

15版:艺海拾贝

16版:光影记录

让“小驿站”迸发乡村振兴“大能量”

(2025年03月2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评论员 薛静
  “有困难到驿站找专家,要就业上驿站学本领,想合作去驿站搞点子。”近年来,广东各地乡村振兴人才驿站“火”了起来。小小的驿站,已经成为解决乡镇企业、农户急难愁盼的攻关站,帮助乡镇青年练技能、找工作的中转站,以人才智慧赋能千行百业的交流站。    (据《工人日报》)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迫切需要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人才。吸引更多人才来到乡村、了解乡村、留在乡村,既需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也需跟得上软性服务。立足当地发展实际,着力打造人才施展才华的沃土,让他们在广袤天地间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才能最大限度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当代青年返乡创业就业延续的是乡土情怀。对他们而言,“此心安处是吾乡”。乡土是他们成长的土地,那里有他们来时的路,有他们牵挂的人。乡土也是滋润他们心灵的文化基因,承载着他们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担当。回村建设家乡,既是出于对职业发展的重新审视,也展现了他们探索个人和社会价值统一的尝试。因此,帮助这些青年人才找到“归属感”,尽快融入乡村发展的大环境,激励他们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投身乡村建设,尤为重要。
  当前,一些地区探索建设了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一方面,给来到乡村的青年人才提供交流平台,满足大家对自由舒适社交的需求;另一方面,依托驿站,主动对接高校专家、人才团队,集纳乡村规划建议、打造特色文创,助力当地产业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很多驿站已经成为解决乡镇企业、农户急难愁盼的攻关站,帮助乡镇青年练技能、找工作的中转站,以人才智慧赋能千行百业的交流站。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证明,驿站虽小,也能汇聚无数“微光”,形成一束束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大能量”。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不只是一场青春的接力赛,更是一次新时代的赶考。同样的,乡村人才工作从来不能一蹴而就。以人为本,才能筑牢人才辈出的发展支撑,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政府、高校、社会多方面合力为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铺路架桥,构建起驱动年轻人返乡就业的长效制度,让年轻人“想回去”干事创业,让想回去的年轻人“能回去”。优化创业培训体系,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指导和资源对接,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发挥好人才驿站“按需定制”作用,按照区域特色、产业基础、发展瓶颈等实际情况引用各类青年人才,不断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乡村振兴,是一个呼唤人才同时造就人才的舞台。我们也期待有更多人才驿站,为这片乡土带来可持续良性发展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