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0版:公益广告

15版:艺海拾贝

16版:光影记录

春分时节 养生重点看过来

(2025年03月25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分时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也与自然相应,是养生保健、调理身体的好时机。阳光融和医院中医科的专家提醒市民,春分节气做好健康养生,可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本报记者 王路欣
  饮食调养宜甘少酸
  春分时节,饮食应遵循“以平为期”的原则,注重保持脏腑的阴阳气血平衡。中医认为,春季与肝相应,肝主疏泄,喜条达,宜食甘平补脾之食物,如瘦肉、蛋类、牛奶、蜂蜜、豆制品等,以增强人体脾胃之气。同时,可适当吃些韭菜、豆芽、豆苗、莴苣、黄花菜等时令蔬菜,以及樱桃、草莓、桑葚等时令水果,有助于滋养肝肾,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此外,羊肉、狗肉、鹌鹑等酸性食物应尽量少吃。
  
  情志调节舒畅为要
  春分时节,人体的血液循环和激素分泌增强,情绪波动较大。中医强调,春季养生应顺应阳气升发的自然规律,使肝气顺畅条达。因此,人们应学会自我调控,避免产生愤怒和抑郁情绪,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书法、绘画,多进行户外活动如踏青、放风筝,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愉悦心情,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
  
  防寒保暖,早睡早起
  春分节气后,虽然天气逐渐回暖,但昼夜温差仍然较大,不时会有寒流侵袭。此时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和个人体质,合理增减衣物,尤其是老人、小孩以及体弱多病者,更要注意下肢和脚部的保暖,防止感冒等疾病的发生。此外,春分时节也是调整作息的好时机,应逐渐调整睡眠时间,做到早睡早起,以适应春季阳气升发的特点。
  
  预防常见四类疾病
  过敏性疾病
  随着气温升高,一些植物开始开花,花粉等过敏原增多,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等过敏性疾病高发。容易过敏的人,尽量减少外出,若需外出,可佩戴口罩,避免接触花粉等过敏原。饮食上应少吃或不吃易导致过敏的食物,如海鲜、芒果等。
  
  呼吸道疾病
  春季气温变化较大,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处于人群密集的场所。如有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胃肠道疾病
  春季万物复苏,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也开始活跃,容易引发胃肠道疾病,如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因此,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生冷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餐具应定期消毒。
  
  心血管疾病
  春分时节,冷暖交替,容易导致血压波动,诱发心血管疾病。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等,遵医嘱按时服药,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