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嗅觉减退别大意 可能是疾病信号

(2025年07月29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常方方
  嗅觉,这一常被低估的感官功能,在老年人的健康监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年龄增长,嗅觉逐渐减退的现象普遍存在,但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的健康风险。潍坊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陈尧表示,嗅觉障碍不仅是衰老的自然表现,更可能是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信号,老年人应当重视。
  陈尧表示,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约一半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嗅觉减退问题。嗅觉减退远不止于“闻不到香味”那么简单,它会降低食欲导致营养不良,增加误食变质食物的风险,更与抑郁症发病率上升密切相关。
  嗅觉减退可能是以下多种原因造成的:
  生理性衰老
  嗅神经随年龄增长逐渐退化,嗅觉上皮细胞更新速度减慢,这是生理性嗅觉减退的主因。若60岁后嗅觉急剧下降,往往提示病理性问题。
  神经系统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常以嗅觉障碍为先兆。嗅球作为大脑的“延伸部分”,其病变往往早于临床症状出现。
  鼻部疾病
  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鼻息肉等疾病可导致嗅觉下降。
  其他疾病影响
  长期吸烟、饮酒,缺乏维生素B12、锌,上呼吸道感染、糖尿病以及头部有外伤等都可损伤嗅觉功能。另外,有些特殊类型的降压药、抗生素、化疗药物等,也会导致嗅觉功能减退甚至丧失。
  最后,陈尧提醒,老年人突然出现嗅觉减退,特别是单侧嗅觉丧失,应高度警惕脑卒中、脑肿瘤等疾病。
  嗅觉作为连接外界与大脑的重要桥梁,其健康状态直接影响老年人的整体生活质量。通过科学认知、定期筛查和及时干预,不仅能守护嗅觉这一珍贵的感官功能,更可能提前捕捉到重大疾病的蛛丝马迹,为老年健康筑牢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