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世界肝炎日
一起守护“小心肝”

(2025年07月29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王路欣
  今年7月28日是第15个“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是“社会共治,消除肝炎”,旨在进一步提升全民防治意识,号召全社会积极行动,最大限度遏制新发肝炎病毒感染,实现“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什么是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是怎样的?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潍坊呼吸病医院)的专家为您解答。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指由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损害肝脏为主要表现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根据病毒类型不同,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和未分型肝炎,都具有传染性,但主要的传播方式和引起疾病的严重程度略有不同。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是怎样的?
  病毒性肝炎的诊断需结合症状评估、血液检测、影像学检查及肝活检(必要时)综合判断,核心是通过血清学标志物和核酸检测确认病毒类型(如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如何预防?
  接种疫苗。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式,新生儿出生后需按“0-1-6月”程序全程接种,高危人群(如医护人员、性伴侣感染者)需定期检测抗体并补种;甲肝疫苗建议儿童及前往甲肝流行地区的成人接种;戊肝疫苗在我国已获批,高危人群(孕妇、慢性肝病患者)可选择性接种。
  切断传播途径。避免生食或半生食海鲜、贝类,饮用煮沸的水,水果蔬菜彻底清洗;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避免共用注射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文身、穿耳洞等需确保器械严格消毒;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血前严格筛查血液制品;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需在孕期检测病毒载量,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总的来说,早期肝炎导致的肝脏受损经过系统的健康调整和治疗是可以恢复的。肝炎患者需要通过定期、定向体检来时刻关注自身肝功能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