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常方方
糖尿病的患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一些得了糖尿病的老年人,可能临床症状不明显,但伴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其并发症、合并症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对此,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潍坊呼吸病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张立斌提醒,糖尿病老年患者要特别关注生理特点、合并症及生活质量。
●血糖控制目标个体化
分层管理。相对健康者(无严重并发症),HbA1c(糖化血红蛋白)≤7.0%,空腹血糖5mmol/L-7mmol/L,餐后≤10mmol/L;中等健康者(合并慢性病),HbA1c≤7.5%-8.0%,避免低血糖风险;衰弱者(预期寿命短、认知障碍),HbA1c≤8.5%,以预防高血糖症状为主。
避免过度控制血糖。低血糖风险随年龄增加可能诱发心脑血管事件或跌倒。
●药物选择的特殊考量
安全性优先。避免强效降糖药(如磺脲类),优选低风险药物(如DPP-4抑制剂、GLP-1受体激动剂)。二甲双胍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估算肾小球过滤率<30时禁用)。
简化用药方案。建议每日一次用药(如SGLT-2抑制剂)可提高依从性。
●并发症筛查与管理
定期检查。心电图、血压监测(目标<130/80mmHg);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每年至少检查1次);眼底检查(每年1次);每日自查足部,预防溃疡。
关注神经病变。注意足趾麻木、疼痛症状,避免烫伤或足部外伤。
●饮食与运动调整
营养均衡。选择高纤维、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杂粮),每日分5餐-6餐,预防血糖波动。同时保证蛋白质摄入(如鸡蛋、鱼肉),避免肌肉流失。
安全运动。选择低强度活动(如散步、太极拳),每次20分钟-30分钟,避免空腹运动。对于有跌倒风险者可进行坐姿抗阻训练。
●低血糖的预防与处理
高风险因素。肾功能减退、不规律进食以及不当使用胰岛素、磺脲类药物。
应急措施。随身携带糖果或葡萄糖片,家属需掌握急救方法。
●感染预防与合并症管理
感染防控。注重口腔、皮肤及泌尿系统卫生,及时接种流感、肺炎疫苗。
综合控制指标。兼顾血压、血脂与血糖“三达标”。
最后,张立斌提醒,老年糖尿病管理的核心是“平衡”——在控制血糖与防范风险(如低血糖、跌倒)间找到个体化方案,同时关注整体健康与生活质量。此外,定期与医生沟通调整策略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