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于哲
羊绒衫具有良好的保暖性和舒适性,很受消费者喜爱。然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带货直播间声称为100%山羊绒的服装售价异常低廉,吸引了众多消费者购买。为了验证直播间的说法,记者从不同直播间随机购买了7件宣称100%山羊绒的针织服装,送往轻工纺织领域的权威检测实验室进行检测。据检测结果显示,此次送检的7件样品均不含山羊绒成分。
(据央视新闻)
“3、2、1,上链接!100%山羊绒,原价1888元,现价188元,最后100件,手慢无!”直播间里,主播声嘶力竭的呐喊与滚动字幕营造出的紧迫感交织,库存焦虑、情绪煽动……无一不在刺激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然而这场“百元羊绒衫”的狂欢,实则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收割”剧本。
要搞清楚百元羊绒衫是否“真便宜”,先要清楚羊绒是什么?
羊绒是一种比较珍贵的动物纤维,通常取自山羊身上的细软绒毛。一只成年绒山羊一次只能产出300克羊绒,因其产量稀少,山羊绒被誉为“纤维中的钻石”或“软黄金”,产品价格通常较为昂贵。根据国标GB/T 29862-2013《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规定:山羊绒含量达到95%及以上、疑似羊毛≤5%的产品才可以标注为“100%山羊绒”“纯山羊绒”或“全山羊绒”。
但现在市面上除了使用化学纤维仿冒的假羊绒产品外,有些商家还会打着“绵羊绒”的旗号混淆视听。事实上,绵羊主要产羊毛,根本不产绒,细羊毛的手感、性能等都远不及羊绒。为此,不少网友纷纷表示“直播间剧本多、套路深,让人防不胜防”。
这几年,直播电商迅猛发展。为了在直播市场分一杯羹,有些商家无所不用其极。当部分平台默许商家通过数据造假制造虚假繁荣,当“秒杀”“福利”等话术变成欺诈的遮羞布,当“亲测好用”的推荐沦为虚假宣传的代名词,无视消费者权益,不顾社会道德规范,一门心思钻空子、赚票子,卖出了商品也出卖了良心,直播带货正经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对此,电商平台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直播带货行业的监管力度,对商家的虚假宣传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从业者要坚守诚信底线,用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信任。只有建立起一个公平、透明、诚信的网购环境,才能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网购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作为一名普通消费者,在直播购物时一定要摘下“占便宜”的滤镜,切勿被商家的虚假宣传和所谓的“优惠”价格所迷惑。当遇到类似的消费陷阱,要及时向相关监管部门进行投诉和举报。
只有凝聚起各方合力,才能让直播带货拥有更健康、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