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庆楠
阳光透过绿叶的缝隙洒在操场上,六月的燥热一如往年。偶尔下点雨,浇熄学生们的焦虑,偶尔起一阵风,把栀子花的清香送到学生们的鼻尖。
高考前的那段日子,我被试卷团团围住,尽情畅想着未来的意气风发。单车、教室、黑板、铁栅栏、书包、校服和白衬衣的少年,它们将青春串联成一首诗,当中的每一个停顿都能让余生回味无穷。
我趴在课桌上,不停地咬着笔头,然后和同桌窃窃私语,约好午饭后到操场散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我们互相抽背着古诗词,你说上句,我答下句,像是竞赛。每背对一句,我们都开心得像拥有了全世界。我问:“我们以后的大学会在同一座城市吗?”同桌的她没有说话,只是一直低着头。我想我已经知道答案了。我也把头低了下来,用力地嗅着泥土和小草送来的芬芳。
晚自习时,我经常塞着耳机听歌,这些旋律能消除做题带来的一些烦闷。那段时间,我把《校服的裙摆》设置成单曲循环,一遍遍听歌手唱着,“天很高,我想要飞上天”“十七岁下着雨的夏天,你住进我心里面告诉我什么是思念”“走过陌生的街角,你用校服的裙摆,和我说最坚定的再见”,这首歌里有对未来的期望,有对友情的体悟,还有离别时的淡淡伤感。这些感受杂糅在一起,便是青春的滋味。
六月仲夏,草木茂盛。可高考前夕的我们,总是忍不住流眼泪。因为再过几天,就要与相处三年的老师和同学告别了。从朝夕相处到各奔东西,再相遇会是何时?又会是怎样一片光景?谁也不知道,只能任由眼泪诉说着不舍,用力记住当下的幸福。同学们牵着手,为老师献唱,感谢老师的辛苦,连平时最要强的男同学也红了眼睛。
课间休息时,隔壁班的男同学走了进来,他眼角含泪,给了同桌一个深深的拥抱。同桌用手拍着他的背,回应男同学的不舍。我这才反应过来,真的到该散场的时候了。“嘿,同桌。谢谢你一直给我们讲题。”等他们告别之后,我拿出同学录给同桌,她笑着接过去,掏出笔认真写完,然后把同学录还给我,极力控制声音里的颤抖,微笑着说:“江湖再见。”
画面定格,与青春相关的诸多瞬间汇聚在一起,像一部旧电影。每每回看,都无声温暖着我们的心。我知道,当风将高考这一章节吹到翻篇,稚气的我们开始迎接真正的成长。很庆幸,我们拥有过这样一段青春。
萧伯纳说:“青春是一阵偶尔划过的风,不经意间,已吹得我泪流满面。”我知道这是幸福的泪水,它会填满我们余生的每一个缝隙,让我们从中获得温情。风起时怀念,风止时生活。只要风不停息,青春就不会散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