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救人迟到被罚 医者仁心何在

(2024年06月18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评论员 宋玉璐
  6月16日,#南方医科大教师因救人上课迟到被罚#等话题登上热搜。据网传的“关于2023学年春季学期儿科教师上课迟到事件的查处通报”文件显示,今年5月10日《Pediatrics》课程上课前,授课的俞莉老师发现其分管的患儿病情危重,疑似脑出血,遂留下来紧急处理,导致未能及时赶到教室,上课迟到29分钟,最终被认定为教学差错,予以扣除当月奖金、全院通报批评以及取消年度考评评优评先资格。该通报文件引起网友热议:“人命重要还是上课重要?”  (据澎湃新闻)
  从通报内容来看,俞莉分管的患儿病情危重,死亡风险高,当时情况实在不容乐观。一边是生命危在旦夕的患儿,一边是课堂上等待的学生,孰轻孰重?相信一名有基本判断力的普通人都能马上作出正确选择。
  俞莉是一名医生,做了作为医生该做的事,践行了医者救死扶伤的责任。上课迟到,不是她个人主观随意造成的,而是因为面对突发情况,她自发履行了其作为医生的神圣职责——救助生命。另一方面,通报也指出,俞莉在问题处理完后及时到达教室,将授课内容妥善安排,顺利完成了授课任务。作为一名师者,她尽到了传道授业解惑之责。于情于理,究竟何错之有?
  国内医学院校里,不少教师也是临床医生,身兼教学与诊疗双职责。在两种身份角色发生冲突时,俞莉坚持生命至上,选择了留在患儿身边,处理完病情又迅速返回了课堂,实在是此类情况下的“最优解”。实际上,俞莉以所作所为为自己的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职业素养课,学生们习得的是生命大于一切的医者仁心。
  本是该通报表扬的好事,学校处理情况则是,由严重教学事故改为教学差错,扣发奖金、通报批评、取消年度考评评优评先资格。如此冷漠无情的处理结果,无疑抽了所有有同理心的人一记耳光。基于迟到这一情况,大可以只扣除奖金,以体现校方从严治校、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然而明知迟到理由却依旧通报批评并取消年度评优评先资格,岂非号召全校师生以此为戒?今后其他师生在遇到此类事件时,难道要弃病人于不顾?
  课堂虽重要,但治病救人容不得迟到。生命面前,校规为何不能让步?只注重对教学秩序的维护,而忽视了医生职业道德的弘扬,给社会传递不良的价值观,让人们难以接受。切莫让机械教条的奖惩机制,寒了全校师生的心,更寒了千千万万病患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