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孩子出现这些症状 警惕多动症

(2024年06月18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今年9岁的小云(化名)上课总有小动作,课后作业非常潦草,平时还有丢三落四的毛病。家长带她到医院就诊,确诊为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的表现有哪些?如何预防?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副主任医师陈建贵。
  陈建贵告诉记者,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常在儿童时期发病,多数在学龄前期开始出现。主要表现为与患儿年龄不相称的过度活动、注意力不集中、冲动任性、情绪不稳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等症状。
  多动症患儿日常的表现主要有多动不宁、坐立不安、活动过多、不听指挥、常惹人生气等。入学后在课堂上喜欢做小动作,比如玩铅笔、咬指甲、扭屁股,甚至在课桌底下钻来钻去,很难坐下来按时完成作业。此外,患儿喜欢在别人说话时插嘴,做事情虎头蛇尾,缺乏耐心、情绪不稳、常无故叫喊或哄闹。
  陈建贵表示,多动症的危害有很多。对孩子自身来说,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易产生自卑心理,没有自信心。影响社交。学习成绩较差。亲子关系会变得紧张,影响家庭和睦。若病情得不到控制,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因为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做事情冲动,容易有打架斗殴等行为,甚至可能会做出违法的事情。
  陈建贵提醒,多动症的预防很重要。首先,女性在孕期应保持心情愉快、精神安宁、营养均衡,应慎用各种药物,定期产检。其次,注意防止儿童脑外伤、中毒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再次,保证儿童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饮食均衡。
  任何疾病都应早发现、早治疗,多动症也不例外。家长应注意儿童的异常表现,发现问题要尽快到医院专业科室就诊,明确诊断,及早干预。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调控、行为干预是治疗该症的主要方法。此外,平时家长应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并且给予正确的引导,关心体谅孩子,多表扬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