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常方方
不少老年人担心自己血糖升高后会患上糖尿病。其实不然,糖尿病虽然表现为血糖升高,但并不是所有的血糖升高都是糖尿病。那么,哪些原因会导致血糖升高呢?4月27日,记者采访了潍城区人民医院全科医疗科主治医师邓桂香。
家住高新区的王女士自测血糖时,发现血糖值偏高,以为得了糖尿病,从那之后她不敢再吃甜食。后来到医院体检时才得知,血糖高并不一定是糖尿病。原来,王女士因为测血糖之前服用了一段时间的阿司匹林,从而导致血糖升高。“停药后,血糖就正常了,真是虚惊一场。”王女士说。
邓桂香表示,出现下列情况均可表现为血糖升高,但不是糖尿病。
肝炎、肝硬化等各种肝脏疾病引起肝糖原储备减少时,会出现餐后血糖一过性升高。若积极治疗肝脏疾病,血糖便可恢复正常。
应激状态下的急性感染、创伤、脑血管意外、烧伤、心肌梗死、剧烈疼痛等,胰岛素拮抗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生长激素(这些激素均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等分泌会增加,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从而使血糖升高。当应激状态消除后,血糖值会降至正常范围内。
饥饿或慢性疾病患者体力下降时,可能会引起糖耐量减低,使血糖升高。积极治疗慢性疾病,改善体质,可使血糖恢复正常。
服用一些影响糖代谢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药、速尿、女性口服避孕药、烟酸、阿司匹林等,均会引起一过性的血糖升高。停药后,血糖会很快恢复正常。
此外,一些内分泌性疾病,如肢端肥大症、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等,也会引起继发性血糖升高。原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后,血糖可逐渐降至正常。
因此,老年人在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一定要排除引起血糖升高的因素。如果被诊断为糖尿病,才可有针对性地口服一些降糖药物,千万不要自行服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