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版:光影记录

预防偏头痛 要警惕这九大因素

(2024年04月30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路欣
  偏头痛是第二大失能性疾病,经常反复发作,严重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偏头痛最常见的症状为单侧或双侧太阳穴出现搏动样疼痛,程度可轻可重,经常伴有恶心、呕吐或怕光、怕声等症状。有些患者以头晕、恶心为最主要的症状,而头痛不明显,这被称为“前庭性偏头痛”。约20%的偏头痛有先兆感觉异常,最常见的是视觉异常,比如单侧眼出现视觉异常,这被称为“先兆性偏头痛”。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诱发因素较多,为帮助市民正确认识和预防偏头痛,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博士赵黎明总结了生活中诱发偏头痛的九大因素和应对方法。
  赵黎明表示,第一个诱发偏头痛的因素是失眠、熬夜、劳累。门诊就诊的偏头痛患者,很大部分原因是劳累、熬夜、失眠。熬夜看手机、玩游戏等,会造成睡眠不足或睡眠剥夺,会引发偏头痛,因此规律作息十分重要。
  第二个因素是内分泌水平波动。女性月经来潮、吃避孕药等会引起激素水平波动,容易出现偏头痛。约有70%的女性偏头痛患者,曾有月经诱发偏头痛的经历。
  第三个因素是饮酒、喝咖啡等。饮用白酒、红酒都可能导致偏头痛发作,具体剂量因人而异。建议偏头痛患者尽量不要饮酒,更勿贪杯。很多人有喝咖啡的习惯,咖啡本身会加重失眠,偏头痛发作时不要喝咖啡。
  第四个因素是食用味精、腌菜、腌肉等。食用味精、含亚硝酸盐的肉类和腌制食品以及含大量食品添加剂的食物都有可能诱发偏头痛,因此要尽量避免。
  第五个因素是巧克力、坚果、雪糕冰激凌等。巧克力中的苯乙胺会促进血清素和儿茶酚胺的释放,使血管收缩,诱发偏头痛。雪糕冰激凌吃得过急过快,会使得颅内外血管受冷刺激诱发偏头痛,这些也应该忌口。
  第六个是心理因素。心理压力过大、抑郁消沉、焦虑紧张、生气发怒等不良情绪刺激等都是偏头痛的诱发因素。另外,长期的偏头痛也会伴随焦虑、抑郁情绪,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生活中一定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第七个因素是药物。引起偏头痛最常见的是扩张血管药物,如冠心病患者经常用的硝酸甘油、欣康(单硝酸异山梨酯)等,一部分偏头痛患者在初始服用后会出现头部胀痛、面部潮红等症状。其他药物如硝苯地平、潘生丁、西洛他唑、雷尼替丁等也是常见的诱发偏头痛的药物,因此用药时要详细咨询医生。
  第八个因素是特殊气味、强光等。有些人闻到烟味后会头痛,有些人闻到汽车尾气后会头痛,也有些人闻到某些气味的香水后会头痛。很多人对强光、闪光不耐受,如夜间开车时远光灯可能诱发偏头痛,因此应该尽量避免。
  第九个因素是恶劣的环境。气压变化、电离辐射、噪音、暴晒、寒冷受凉等都是偏头痛的诱因。这就需要偏头痛患者做好有效防护,比如恶劣天气少出门,夏天注意避免长时间直晒,冬天头部注意保暖。
  赵黎明提醒,偏头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可以大大减少偏头痛的发作,对相关诱发因素的预防,是防止偏头痛发生的重要途径。虽然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疾病,头痛时千万不要自我诊断,要去正规的神经科门诊、头痛门诊就诊。已经诊断为偏头痛的患者,如果头痛情况跟以前不一样了,也要尽快去医院就诊。此外,还需要将偏头痛与其他疾病区别开来,比如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丛集性头痛、继发性头痛(颅内压力性因素、占位性病变等原因导致),明确诊断后治疗、预防,才能更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