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发生后死亡率较高,老人是脑血管病的高发人群。脑血管病有哪些表现?老人应如何预防?如果老人突发紧急情况如何处理?10月15日,记者采访了阳光融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李云峰。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常方方
分清脑梗死与脑出血,正确应对
李云峰表示,目前我国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仍排在第一位,其中老年人占多数。脑血管病包括脑梗死及脑出血,脑梗死又分为脑血栓形成及脑栓塞。早发现、早治疗可减少死亡率及致残率。缺血性脑血管病溶栓治疗时间窗是前循环病变在发病4.5小时内,后循环病变在6小时内,超过这些时限便不适宜进行溶栓。脑动脉由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组成,颈内动脉的分支供应大脑半球的前部为前循环;椎基底动脉的分支供应大脑半球的后部及脑干为后循环。
脑血管病有哪些表现?一般前循环梗死可有面瘫、同侧上下肢的活动不灵,还会伴有感觉障碍。如果优势半球受损还可能出现语言障碍,比如叫不出物体的名称、说话结巴,甚至不会说话,有的患者还会听不懂别人讲话。后循环梗死会出现头晕、震颤、活动不灵活,比如用手指不能准确指鼻子,还有声音嘶哑、视物成双、视野缺损等,出现交叉瘫,比如面瘫与肢体瘫痪不在同一侧。
如何判断是脑出血还是脑梗死?脑出血一般在活动时发生,生气、大便时也容易引发,除上述症状外还可能有头疼、恶心、呕吐等。而脑血栓形成发病较慢,往往在清晨起床时发现,脑栓塞发病突然,一般没有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老人如果发生脑梗死,没有胃溃疡、胃出血等疾病,可及时服用阿司匹林,具体方法为:0.1克的阿司匹林三片嚼碎口服,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尽量在溶栓时间窗内赶到医院。如果怀疑是脑出血,应安静平卧、头歪向一侧,对意识清醒的患者,尽量安抚其情绪。若血压过高,可紧急服用降压药物,同时拨打急救电话。需要注意阿司匹林的使用误区,有的老人服用一段时间后换成其他药物,但间断服用会造成阿司匹林作用降低。如果对阿司匹林不耐受,可换用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或双嘧达莫。阿司匹林不会增加脑出血的发生率,但发生脑出血时会增加出血量。因此,血压过高的老人一定要谨慎服用。
做好科学预防,积极避免可控因素
李云峰称,脑血管病的预防主要是避免引起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两部分。不可控的因素有年龄、家族史。可控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高血压,有高血压的病人得脑血管病的机会比没有高血压的人多4倍-8倍,所以控制血压非常重要;高脂血症,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高和胆固醇高的患者,主要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形成,斑块会造成血管的狭窄,也会脱落,引起脑梗,所以有高脂血症的人要服用他汀类的降脂药;糖尿病,糖尿病主要是损害小血管和微血管,在此基础上形成脑梗或者脑出血;其他危险因素,包括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等,针对这些原因都要给予相应的治疗;不良生活习惯,抽烟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也是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李云峰提醒,科学的生活方式可以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加强体育运动,每天坚持运动,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天;戒烟、限酒,长期吸烟酗酒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血脂升高;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这些因素可使脂代谢紊乱;不要长期打麻将、下棋,保持心平气和,尽量少生气。
除了规律作息,在饮食上可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有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每日摄入纤维量在35克-45克为宜;多吃鱼和鱼油,鱼油有明显调节血脂的功能,能预防动脉硬化;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里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需的磷脂,可预防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