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导读

16版:光影记录

猴痘被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 专家解读

(2023年10月17日) 来源:潍坊晚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9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自2023年9月20日起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采取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猴痘传染性强吗?有哪些传染源?一起来了解这种疾病。
  实际上,猴痘并不是一种新发传染病,它是于1958年在丹麦哥本哈根的一个实验室内首次发现的,1970年在非洲中西部国家首次发现人类患病,此后非洲地区多次报道相关病例。
  2022年5月以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猴痘疫情。多国疫情显示,猴痘已发生人际传播,并广泛传播到非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病死率约为0.1%。2022年9月,我国报告首例猴痘输入病例,2023年6月开始出现本土猴痘疫情,目前全国20多个省份先后报告猴痘病例,引发新增本土续发疫情和隐匿传播。
  国家卫健委之所以将猴痘纳入乙类乙管,主要是考虑到猴痘疫情将在我国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是为进一步科学规范开展猴痘疫情防控工作。
  猴痘的传播途径以密切接触传播为主,尤其是同性行为人群的性接触传播被高度关注,但其致病力并不大,全国目前尚未出现猴痘致死病例。这也意味着,从猴痘的致病性、传播能力、易感人群来看,猴痘传染病目前不会对公共卫生造成很大威胁。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公共卫生科 李丽
  潍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营养与学生保健科
  王晓威